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永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将同期53例存在胸腔积液的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纳入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结核杆菌DNA(TB-DNA)及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胸腔积液ADA诊断符合率为69.60%(87/125),TB-DNA诊断符合率为68.80%(86/125),T-SPOT.TB诊断符合率为85.60%(107/125);T-SPOT.TB检测的一致性最高(Kappa=0.742,P<0.05)。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94.44%、86.79%、91.20%)高于ADA(69.44%、79.25%、76.00%)、TB-DNA(51.39%、96.23%、70.40%),3种检测方法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07—2017年河南省永城市疟疾疫情特征,总结疟疾防控经验,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方法 收集2007—2017年永城市的疟疾疫情数据资料,建立数据库并利用ArcGIS软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7年,永城市共发现疟疾病例3 749例,其中间日疟3 743例,恶性疟5例,卵形疟1例,平均年发病率为3.0/万。2007—2011年的发病数分别为1 592例、1 321例、550例、222例、58例,其中仅1例为输入性病例,2012年以后报告的6例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马桥镇(1210例)、李寨乡(722例)、裴桥镇(368例)、双桥乡(259例);发病高峰集中在7—10月;人群分布以男性为主(2 133例,占56.91%),主要集中在50~60岁年龄组(973例,占25.95%),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占病例总数的78.23%。结论 永城市的疟疾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输入性病例时有发生,传疟媒介依然存在,应当进一步加强监测和管理,防止引起本地继发传播,以巩固疟疾消除成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对神经生长因子信使RNA(NGF mRNA)表达的影响,并且从这一角度分析评价电针频率的不同,及电针与手针对神经生长的影响。方法:7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治疗1组(n=18),疏波,电压2V,频率:F1:5Hz。治疗2组(n=18):疏波,电压2V,频率:F1:100Hz。治疗3组(n=18):手针。模型组(n=18):行坐骨神经损伤手术造模,不行治疗。对照组(n=6),正常成年大鼠。治疗组与模型组均行坐骨神经损伤手术造模,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电针及针刺治疗,电针正极接在近心端,负极接在远心端。分别夹在"环跳"、"足三里"处的针柄上,每次30min,每日2次。手针针刺相同穴位,每次30min,每日2次。术后1、2、6周取治疗组大鼠神经损伤部位远侧坐骨神经干0.6cm,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和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定量测定坐骨神经组织中NGF mRNA水平。结果:治疗组NGF mRNA表达明显增加,均高于模型组(均P<0.01);治疗1组NGF mRNA表达始终处于高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针刺激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重要手段,其中5Hz低频电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针灸治疗肛肠疾病硬膜外麻醉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针灸治疗肛肠疾病硬膜外麻醉术后急性尿潴留50例,并观察比较针灸和常规方法治疗尿潴留的疗效差别。方法:针灸组同时运用针刺和艾灸;对照组单纯运用保守疗法。结果:针灸组有效47例,有效率94.0%,药物组有效23例,有效率46.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组治疗肛肠疾病硬膜外麻醉术后尿潴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6.
10年前,公众认为生物武器仅仅会在战争中出现,且可能性较小,9.11事件及接下来的炭疽信件后,人们开始认识到生物武器亦会被恐怖分子利用且出现的几率增加。在西方人们谈论的焦点“不是生物武器会不会出现……而是它会在什么时候出现,以什么样的规模出现”。专家指出:预防生物武器的前提是医务人员要熟练掌握生物武器所引起疾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为此,作者进行以下调查。  相似文献   
7.
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一旦菌痢爆发或流行将给正常教学和学生生活带来巨大影响[1]。现对永城市菌痢的发病特点和菌群变迁进行分析,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永城市传疟媒介中华按蚊的种群、密度和变化趋势,为评估疟疾传播风险及制订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2019年,用半通宵人饵诱捕蚊法和全通宵灯诱捕蚊法对永城市的传疟按蚊进行调查,计算其叮人率和种群密度。结果 2014-2019年,半通宵人饵诱捕蚊法共捕获按蚊123只,均为中华按蚊。6~10月份各月上下旬中华按蚊叮人率分别为0.27、0.4、0.73、0.87、0.57、0.33、0.43、0.37、0.1、0.03只/(人·h);6年间,在19:00~24:00时不同时间段的叮人率分别为0.45、0.7、0.6、0.21、0.08只/(人·h),高峰时间段为20:00~21:00时;全通宵灯诱捕蚊法共捕获按蚊1 007只,均为中华按蚊,不同生境内的蚊虫密度不同,中华按蚊在牲畜棚的活动较其他生境活跃;六年间,中华按蚊的密度呈下降趋势。结论永城市的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活动高峰在7月下旬,并且在上半夜具有较高的活动频率,牲畜棚内按蚊平均密度最高,虽然中华按蚊密度呈下降趋势,但仍不能放松警惕,需加强疟疾防控意识,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相似文献   
9.
针刺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腓肠肌萎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针刺对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腓肠肌萎缩的拮抗作用。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治疗1组(n=18),疏波,电压2V,频率:Fl:5Hz。治疗2组(n=18),疏波,电压2v,频率:F1:100Hz。治疗3组(n=18),手针。模型组(n=18),行坐骨神经损伤手术造模,但不行治疗。治疗组与模型组均行坐骨神经损伤,建立失神经支配腓肠肌模型,术后第2日开始给予电针及针刺治疗,分别夹在“环跳”、“足三里”处的针柄上,每次30min,每日2次。手针针刺相同穴位,每次30min,每日2次。分别对比观察l、2、6周后腓肠肌湿重、腓肠肌细胞的直径和截面积及腓肠肌纤颤电位波幅的变化。结果:用电针治疗,尤其是低频电针治疗对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腓肠肌肉萎缩的程度有显著的延缓作用,能减慢腓肠肌湿重、腓肠肌细胞的直径和截面积、腓肠肌纤颤电位波幅值的下降速度。结论:低频电针治疗对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腓肠肌的萎缩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肝癌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5,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原发性肝癌危险度的关系,及与危险因素结合对危险度影响.方法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包括204例确诊的新发原发性肝癌病例以及415例健康对照.MTHFR C677T和A1298C的基因多态性由PCR-RFLP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MTHFRC/C,C/T,T/T基因型的频率在病例中分别为:25.8%,58.8%,15.5%,在对照中分别为34.5%,50.9%,14.6%.和C/C基因型相比,携带Any T基因型的个体患肝癌的危险度为:1.58(95%CI:1.01-2.48).MTHFR1298各基因型在健康对照中的比例分别为:69.7%(A/A),28.4%(A/C),1.8%(C/C),病例组与对照组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同时携带MTHFR 677Any T和1298 Any C基因型的个体肝癌危险度上升到2.05(95%CI:0.96~4.36).结合MTHFR677多态性与肝癌的三大主要危险因素(乙型肝炎、饮生水、霉变食物摄入)分析发现所有不同危险因素的暴露组中,携带MTHFR高危基因(Any T基因型)的个体患肝癌危险度均高.同时暴露于3个主要危险因素并携带高危基因型的个体,调整的肝癌危险度上升到71.69.结论MTHFR C677T的基因多态性与肝癌危险度有关,且可以与其他环境危险因素结合影响肝癌的危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