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鼻腔及鼻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临床上不易与恶性肿瘤鉴别,为探讨此病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1岁。因进食已嚼碎的花生糖后哭闹,恶心、呕吐,吐出碎花生糖,同时出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于1988年1月25日外院诊为“气管异物”转至我院。体检:急性病容,神智清楚,鼻翼轻度扇动,口唇紫绀,轻度吸气性三凹征;无喘鸣,左肺呼吸音较右侧明显减低,HR110次/分,律齐,无病理性杂音。经给氧,应用激素、抗生素等  相似文献   
3.
应用动态镜光源评价喉部疾病始于1895年。近代动态喉镜的改进提供了实用于临床应用的检查手段。动态电视喉镜是一种有辅助诊断价值的医疗设备,可对声带缘的振动作详尽的观察。1985年至1989年作者作动态电视喉镜检查1 876例,大多数是职业用声者。1989年间动态电视喉镜检查377例,作者注意到了动态镜检查前后的诊断;53%的患者经动态电视喉镜检查诊断无变化;29%患者的检查结果证实了检查前的印象诊断并明确了其他并发的喉疾;  相似文献   
4.
扁桃体周围脓肿,为腭扁桃体周围组织之化脓性炎症,又名“脓性蜂窝组织炎性咽峡尖”。大多为一侧性,常多发生于15岁~35岁的病人,学年前的儿童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非常少见。我科于1976年曾收治1例仅25天的新生儿  相似文献   
5.
患儿,女,1岁4个月。就诊前两个月患儿有鼻塞、张口呼吸,口腔后上部肿块逐渐长大,曾在当地应用青霉素治疗无效。于1993年5月29日来我科门诊。查体:T.37℃,P.100次/分,R25次/分。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以成分不同的PEG为载体制成吡罗昔康(PIR)固体分散体(Sd)制剂,与片剂相比,体内外特性存在着显著性差异。Sd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加以证明,由Sd制成两种滴丸DⅠ、DⅡ,用转篮法测定了体外释药速度。用HPLC法测定了家兔的吸收速度。以PEG 4000与1000为混合载体制备的滴丸DⅠ,其体外释药速度远较单纯PEG 4000为载体的滴丸DⅡ为快,两者的T_(50)相差6.4倍。家兔吸收试验中,两种滴丸的T_m相差为6.5倍,与体外释药速度倍数十分吻合。进一步测定了滴丸DⅠ在8名志愿者的体内血药浓度,结果表明,DⅠ的T_m及K_α远较片剂快,而C_m AUC和片剂相近。  相似文献   
7.
耳源性破伤风少见,耳源性破伤风误诊为耳源性颅内并发症未见报道。我科收治1例。 男性,9岁,住院号12691。现病史:右耳肿胀疼痛二十余天,住院前十余天曾在当地医院作耳内切开放脓,并以草药放入切口。住院前3天因发热、张口受限,他院诊断为耳源性颅内并发症收入院,准备行乳突手术,但因家属不愿手术治疗而未作。后来我院检查,诊断为耳源性破伤风收院治疗。体检:健康,神志清楚,呈痛苦或苦笑表情,营养尚佳,发育中等,体温37.2℃,颈项轻度强直。心肺(一),腹部触诊时痉挛,两下肢肌肉呈阵发性抽搐,神经系统未引出病理征。  相似文献   
8.
9.
医源性颈深部间隙感染苗长宜,陈义和,张树平我们遇因不甚妥当地处理食管异物造成医源性颈深部间隙感染3例,兹报告如下。例1女,62岁,因咽痛进食困难2周伴呼吸困难半天于1994年5月9日急诊入院。2周前曾因误咽鹅骨在当地医院用胃镜将异物推下。近3日咽痛,...  相似文献   
10.
鼻疖系鼻部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因可发生严重的颅内感染和全身多种并发症,故应视为一种严重疾患。我科于1983年10月收治1例鼻疖并发双侧绵窦栓塞、脑膜炎、脑膜中动脉血栓,金葡菌败血症,金葡菌肺炎、肺脓疡、右侧肢体瘫痪等症致死。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49岁,因鼻部肿胀头痛高热(40.1℃)4d住院。查体:鼻部皮肤红肿溃烂呈暗紫色,溃烂处有多发性脓头形似蜂窝状。鼻部红肿侵及前额发际处及颜面部,右侧至耳屏前。左侧皮肤红肿延及颧及上唇部。两眼上下睑皮肤红肿尤甚,球结膜高度水肿。右眼球突出,角膜混浊,眼球运动受限(外展内收均有明显障碍)。左眼球运动尚可,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