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高频超声引导下硬膜外穿刺分娩镇痛的可行性。方法选择80例拟行硬膜外穿刺的患者,为分娩的初产妇,妊娠足月,年龄20~3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定位穿刺,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穿刺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后,观察两组穿刺麻醉后镇痛效果、麻醉药物使用量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80例硬膜外穿刺患者均穿刺成功。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少麻醉药用量;观察组麻醉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92.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高频超声引导下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率高,减少麻醉药用量,安全性好,是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腰背部是人体躯干的承重部位,其解剖结构较为复杂,病变多种多样。传统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有X线、CT、磁共振成像(MRI)。随着超声诊断仪器及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高频超声检查凭借其安全、无创、价格低廉、短期内可重复检查、实时成像尤其是对软组织细微结构的显示优于CT和MRI等优势,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诊断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该文就高频超声在腰背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骶尾部肌肉骨骼系统解剖结构复杂,病变多种多样,对其相关疾病的影像学检查一直首选传统的X线、CT及磁共振成像(MRI)。随着肌肉骨骼超声的开展及超声医师对肌肉骨骼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高频超声逐渐被应用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高频超声能够对骶尾部肌肉、肌腱、韧带、神经及关节等处的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损伤性病变及炎症性病变做出精确的定性及定量的诊断,且具有价廉、无创、功能状态下实时动态检查等优点。因此,高频超声在骶尾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腕背部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136例经手术及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腕背部囊肿的超声图像资料,分析其发生部位与声像图特征。结果高频超声诊断腕背部囊肿136例,根据发生解剖层次的不同可分为伸肌支持带囊肿、伸肌腱滑液鞘囊肿和骨间背侧韧带囊肿,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5%(2/136)、24.3%(33/136)和74.2%(101/136)。囊肿具体发生部位排在前3位的是舟月背侧韧带、指伸肌腱及示指伸肌腱滑液鞘、桡侧腕长及腕短伸肌腱滑液鞘,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0.3%(82/136)、8.1%(11/136)和6.6%(9/136)。腕背部囊肿具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二维灰阶超声显示伸肌支持带囊肿体积较小,呈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位于水肿增厚的伸肌支持带内,与伸肌腱无联系,多同时合并舟月背侧韧带囊肿;伸肌腱滑液鞘囊肿位于伸肌腱旁,呈椭圆形或茄形包绕肌腱,与骨间背侧韧带及伸肌支持带无联系,骨间背侧韧带呈正常的条索状回声,表面光滑、平整;骨间背侧韧带囊肿呈不规则形无回声区,位于受损韧带浅方,受损韧带增厚、回声减低,表面不光整,内部条索状回声连续性完全中断或部分中断致局部变细。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腕背部囊肿内均无血流信号。结论高频超声能够对腕背部囊肿作出准确的定位诊断,可作为指导临床治疗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频超声在胸背部肌骨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肌骨超声的开展及超声医师对肌骨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高频超声检查在肌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频超声可以良好地显示胸背部肌肉、肌腱、神经、韧带和关节的解剖位置及相关疾病,且高频超声检查具有非侵入性、低成本、无电离辐射、功能状态下实时性检查等优点。因此,高频超声检查在胸背部肌骨疾病的影像诊断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肩胛下区肌肉、骨骼及胸背动脉的高频超声检查方法及声像图特征。方法 收集健康志愿者50名,其中男25名,女25名。分别进行肩胛下区肌肉、骨骼和胸背动脉的高频超声检查,测量胸背动脉起始段内径及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肩胛下区肌肉、骨骼的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胸背动脉起始段的内径为(1.46±0.09)mm,95% CI为(1.41,1.53)mm,医学参考值范围1.12~1.81 mm。收缩期流速峰值为(43.6±7.9)cm/s,95% CI为(40.1,46.2)cm/s,医学参考值范围30.4~55.9 cm/s。男、女胸背动脉起始段内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0±0.11)mm vs(1.43±0.09)mm,P<0.05]。结论 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肩胛下区肌肉、骨骼及胸背动脉的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对肩胛下区病变的检查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精索静脉曲张(V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VC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重点观察精索静脉内径及血流方向。结果 103例患者中,VC发生于左侧96例(96/103,93.20%),右侧2例(2/103,1.94%),双侧5例(5/103,4.85%)。超声检测亚临床型VC 21例(21/103,20.39%),临床型VCⅠ级26例(26/103,25.24%),Ⅱ级34例(34/103,33.01%),Ⅲ级22例(22/103,21.36%)。103例VC患者中,58例接受手术治疗,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符合率达100%(58/5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诊断VC,为临床诊断和治疗VC提供可靠信息,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超声联合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在胎儿外耳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接受系统产前检查的57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参与研究的全部孕妇均选择系统超声联合三维表面成像超声技术作为其诊断方案。评估超声检测的次数与外耳显示率之间的联系,以及胎儿外耳畸形检出率及漏诊率等。结果相比第一次的外耳显示率,第二次的显示率会比较高(P0.05);本组研究对象的胎儿外耳畸形诊断的准确率为75.00%,漏诊率为25.00%。结论系统超声联合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对胎儿外耳畸形的临床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其能够有效提高胎儿外耳畸形诊断的准确率,在胎儿外耳畸形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巨大RAML患者的CT、病理及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评价超声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超声显示23例RAML均位于肾脂肪囊内,最大长径均>8 cm,其内部以高回声为主,5例合并动脉瘤、4例合并血肿,14例无合并症。结论 超声可用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巨大RAML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T7~8椎旁间隙及其毗邻结构的高频超检查方法和声像图特征。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3~12 MHz),以肩胛骨、肋骨、胸椎棘突及横突等作为解剖标志,检查30名正常成人共60侧T7~8椎旁间隙,观察T7~8椎旁间隙及其毗邻结构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T7~8胸椎旁间隙声像图表现类似三角形,其内部为实性均质性低回声;T7~8椎旁间隙毗邻肌肉从浅至深依次为斜方肌、背阔肌、棘肌、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肋间肌;彩色多普勒或能量多普勒血流成像可显示位于胸椎旁间隙内肋间后动脉。结论 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T7~8椎旁间隙及其毗邻结构,可为临床诊治胸椎旁间隙及其毗邻结构病变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