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卒中后情绪障碍发生率很高,严重的抑郁、焦虑对于患者的治疗、康复有着不同程度的消 极影响。神经反馈技术是通过对脑电参数的适应性训练,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症状。目前应用神经 反馈干预卒中后抑郁、焦虑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对于干预脑区及脑波尚无统一定论。本文将对神经 反馈在卒中后抑郁、焦虑方面的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心率变异性(HRV)生物反馈训练对不同类型失眠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对17例单纯性失眠患者、19例失眠伴焦虑患者及19例失眠伴抑郁患者均进行HRV生物反馈训练及相同的药物治疗(酒石酸唑吡坦,每晚服用10 mg),训练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并进行HRV数据采集。结果 HRV生物反馈训练后,三类失眠患者PSQI、SCL-90、HAMA、HAMD评分及低频段功率/高频段功率(LF/HF)均降低(t>1.446,P<0.05)。训练后,三组PSQ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F=3.537,P=0.038)。失眠伴焦虑、失眠伴抑郁组训练前后PSQI评分差值、LF/HF差值大于单纯性失眠组(P<0.05),失眠伴焦虑与失眠伴抑郁组间差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RV生物反馈训练对三种类型失眠患者均有改善作用,其中,对失眠伴焦虑及失眠伴抑郁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程度优于单纯性失眠患者。  相似文献   
3.
4.
陆红宇 《大家健康》2013,(9):188-189
一般脑部有损伤的病人都会在吞咽时感到有障碍,为了改善病人在吞咽时的困难,本文对治疗吞咽时障碍症状的办法做了归纳,如下所示:改变病人吞咽食物的物理特性以及形状;训练吞咽部位的肌肉以及病人面部在康复中的功能,其中有进食方面的锻炼、对感觉神经的刺激、对呼吸功能的锻炼、对吞咽时的技巧的锻炼、对面部或者口部的肌力所做的锻炼;对病人在吞咽时的体位做出调整;中西结合进行治疗;用针灸的方法治疗;内心的治疗;用手术进行治疗。在我院中治疗吞咽时障碍的症状的办法,主要使用的有基础方面的大范围锻炼和用手术进行治疗。在国外,有很多专门治疗吞咽时障碍的医疗机构,并且用综合体系化的治疗形式帮助病人康复。在国内,帮助病人康复的重担都是由专业医疗人士和护士去协作完成[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