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技术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可行性.检测循环抗体(CAb)成本低、操作简单、受宿主免疫状态影响小、可行性强, 但治疗后抗体可多年维持较高水平, 疗效考核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2.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日本血吸虫DNA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核酸检测在日本血吸虫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日本血吸虫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对日本血吸虫的成虫、虫卵、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的肝组织、粪便、外周血清标本中的DNA进行扩增,并将虫卵和粪便的模板DNA倍比稀释后进行扩增,以测定PCR扩增法的敏感性。结果从日本血吸虫的成虫、虫卵、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的肝组织、粪便和外周血清中均扩增到分子量为230bp的阳性条带,扩增产物经测序并在基因库中匹配,证实为日本血吸虫基因中的一个片段,其同源性为98%。其PCR扩增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0.021个虫卵DNA模板即可扩增出该特异性阳性条带。结论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日本血吸虫DNA有较高的敏感性,尤其是能从日本血吸虫感染宿主血清中检测出特异性DNA,具有潜在的诊断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检测梅毒的结果来证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一步法检测梅毒所存在的钩状效应。方法将RPR检测结果为阳性且滴度大于1∶4而ELISA一步法检测结果阴性或弱阳性的血清标本,经倍比稀释后再用ELISA一步法检测。结果原倍血清梅毒抗体为阴性或弱阳性的标本,随着稀释度的增加,OD值也逐渐增加,当稀释度为1∶8或1∶16时OD值达最高,以后随着稀释度的增加,OD值逐渐降低,梅毒抗体也由阳性到弱阳性到阴性,至稀释度为1∶128时,OD值都小于cut off值,即全部为阴性。结论 ELIAS一步法检测梅毒抗体存在钩状效应,患者检测时应同时采用RPR检测,以免漏检或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环卵沉淀试验(COPT)3种方法评价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免的疗效。方法家兔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7周和8周,分别给予吡喹酮治疗,治疗前后每周采血1次,分别用3种方法检测感染家兔治疗前后的血清DNA、IgG和环卵沉淀率(COPR)水平。结果ELISA检测法在动物模型治疗6个月后,其血清抗体仍维持在一定水平;COPT检测法于治疗后5个半月在家兔血清中找不到阳性虫卵;PCR法在治疗后3个月的家兔血清中未扩增出DNA。结论PCR法的疗效考核价值优于常规ELISA法和COPT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