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对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护理措施,为临床该疾病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122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进行了研究,在使用药物治疗及BiPAP无创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提供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以及心理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122例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指标和生命体征均有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与呼吸机治疗的同时,为患者提供细致的观察与护理,包括呼吸道护理、基础护理和饮食护理等,对于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陆惠琼 《中国当代医药》2012,(6):126+128-126,128
目的通过探讨与分析早期综合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以期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0年6月12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及综合护理组,同时比较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恢复且对所得数据进行记录、整理,然后给予统计学处理,然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综合护理组的肢体功能基本痊愈者明显多于常规组,生活能力评分也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不仅能够明显促进肢体恢复,同时对提高患者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且右+钋雷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行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行PIC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分别在置管前、置管时及置管后实施舒适护理。结果:两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患者舒适度及堵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行PICC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置管痛苦,提高患者置管带管的舒适感,减少堵管、非计划拔发生率,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B超监测技术在PICC盲插术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28例异位于颈内静脉的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5例、13例。观察组在常规盲插置管术毕,应用B超监测技术对异位颈内静脉导管给予改进法复位;对照组则常规常规盲插置管术后,对异位导管采用常规复位法。比较2组患者异位导管复位成功率、并发症的情况以及2组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对异位于颈内静脉的导管的复位成功率(100%)及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感染、固定不牢、脱(拔)管等置管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 B超监测技术于PICC盲插术中的应用,对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的复位提供了快速、安全和有效的技术支持,导管复位快速、简便,复位成功率高,无并发症的发生,其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满意度,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老年期抑郁症的特点,并研究老年期抑郁症的有效护理。方法对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老年期抑郁患者从情感、思维、认知功能、意志行为障碍及躯体症状、生物学症状六个方面的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在临床上的情感、思维、认知功能、意志行为障碍及躯体症状、生物学症状是综合表现的,以情感出出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表现最为突出,分别达到70%和80%,平均有3种以上表现。结论老年期抑郁障碍护理方法得当是可以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但不能仅依靠单一的护理方式进行,必须采取综合护理手段方可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我科作为我院"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第一批试点科室的阶段工作,分析成效,为推广及深化创建工作提供依据及指导。方法:随机抽取"示范工程"开展前后各8个月、肿瘤内科住院1周的病人160例,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医院统一设计的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并与同时期护理质量进行比较,观察不同时期的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结果:两组比较,试验组在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增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无抽搐电休克(MECT)合并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将62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利培酮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31例为研究组,单用利培酮治疗31例为对照组,使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分别于入组时及治疗后1、2、4、6周末对两组疗效进行评定,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第6周末评定不良反应. 结果研究组在第2周、第4周末BPR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第1周、第6周末两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而TESS评分对照组比研究组的评分高(P<0.01),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利培酮合并MECT和单纯使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均有效,但利培酮合并MECT治疗比单纯使用利培酮治疗起效快,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合并躯体疾病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生的概率,分析形成因素.方法 选择80例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有躯体疾病和无躯体疾病分成两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填写一份关于性别、年龄、病史、躯体疾病情况以及所服药物情况的调查表格,并对所有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80例患者中,患有躯体疾病的患者超过50例,发生概率超过62.5%,根据资料显示部分患者患有的躯体疾病已将超出两种,患有躯体疾病的患者里面,消化系统疾病的有23例、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有14例、神经系统疾病的有20、泌尿系统疾病的有8例.调查结果显示,年龄越大,病史越久的患者患有躯体疾病的概率越大,在长期服用抗精神类药物的刺激下也会产生躯体疾病的可能性(P<0.01),特别针对年龄偏大的患者伤害较大,刺激病患的神经系统,身体机能蜕化.结论 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躯体疾病的概率较高,而且与年龄、性别、病史以及服药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发病率,为患者减轻痛苦.  相似文献   
10.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有抽搐轻,恐惧感少,取效快,安全性高,副作用轻,并发症少等特点[1],在精神科临床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我院自2008年7月引进美国SPECT公司生产的THYMTRON-Ⅳ型治疗仪开展此项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