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手部内生性软骨瘤的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部内生性软骨瘤的最佳手术方法,防止病理性骨折。方法本组15例采用手术刮除,碘酒灭活肿瘤髓腔壁,12例未合并骨折者采用异种异体骨填塞,3例合并骨折者采用自体骨植骨填塞并用交叉克氏针固定。结果随访6~24个月,无复发,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结论对内生性软骨瘤应尽早手术刮除,碘酒灭活,植骨填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足踝关节骨折临床效果差异。方法足踝关节骨折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B组患者则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固定优良率及治疗后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A组和B组患者固定优良率分别为68.33%(41/60)、91.67%(55/60);B组患者固定优良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疼痛、关节间隙、距骨移位及距骨倾斜等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患者关节稳定性、行走、跑动及活动范围等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足踝关节骨折可有效提高固定效果,改善踝关节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指骨双钢板固定复杂近节指骨粉碎骨折的可行性和适应证。方法双钢板技术固定近节指骨采用背侧切口,钢板成角置于近节指骨的背外侧,并使用微型螺钉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功能评分采用美国手外科协会手指总主动屈曲度(total action flexion,TAF)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5个月,平均10个月。15例(指)平均愈合时间6.5周,无不愈合。术后TAF评分,优13指,良1指,差1指,优良率为93.3%。结论双侧微型钢板内固定适用于复杂性近节指骨粉碎骨折的治疗,通过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iate osteosyndesis,MIPPO)与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活动、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A组52例(采用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和B组52例(采用MIPPO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测量两组掌屈、旋前、旋后及背伸的活动度;比较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于术前、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LaneSandhu X线片评分、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采用上肢功能评定表(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估患者上肢功能。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mouse 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5b)、...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腓骨后外侧入路、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疗效。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126例,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采用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的50例为腓骨入路组,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采用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的76例为腓骨后外侧入路组,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术后康复情况,术后6个月的踝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腓骨后外侧入路组术中出血量低于腓骨入路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腓骨入路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腓骨后外侧入路组高于腓骨入路组(P<0.05)。腓骨后外侧入路组踝关节伸、屈、旋前、旋后活动度高于腓骨入路组(P<0.05)。术后6个月,腓骨后外侧入路组骨折愈合、关节功能优良率均高于腓骨入路组(93.4%vs. 86.0%,P=0.025;88.2%vs. 76.0%,P=0.034),腓骨后外侧入路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腓骨入路组(3.9%vs. 22.0%,P=0.004)...  相似文献   
7.
闭合复位微创手术治疗Jones骨折12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微创手术治疗Jones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导针定位,两枚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Jones骨折12例。结果均获随访,时间6~18月,12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时间5.5(4~8)周。踝关节功能评分良10例,可2例,良好率达83.3%。结论闭合复位微创手术治疗Jones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创伤小,出血少,伤口愈合快,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等优点,是治疗Jones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性掌指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2006年3月-2006年12月应用ORTHFIX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此类掌指骨骨折21例,经4~6月随访,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均为男性,年龄18~53岁,平均28岁。闭合性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6例。掌骨12例,其中掌骨干骨折8例,掌骨颈部骨折4例;指骨9例,其中近节指骨8例,中节指骨1例;粉碎性骨折15例,伴骨缺损应用髂骨植骨5例,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发病至手术时间2~12d,平均4d。  相似文献   
9.
臂丛端侧吻合术后供体神经元和运动终板中CGRP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臂丛端侧吻合术后供体神经元和运动终板中CGRP的变化。方法Wister大白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每只右侧神经外膜开窗(0.2 cm×0.2 cm),将臂丛后束损伤后的桡神经远断端端侧吻合于外膜开窗的内侧束远端0.5 cm部位,左侧不做吻合。分别于术后4、8、12周在麻醉下解剖取C4~T2脊髓节段,并将脊髓节段于正中矢状面分开,及肱三头肌,分别检测CGRP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神经端侧吻合后,随时间的延长,脊髓及运动终板中CGRP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而不做吻合的对照组中,脊髓CGRP表达维持较低水平,且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性不显著,运动终板中无CGRP的表达。结论提高供体神经元及运动终板中CGRP的表达可能是端侧吻合促进臂丛损伤神经再生,保护靶肌肉及其运动终板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臂丛端侧吻合术后供体神经元和运动终板中CGRP的变化。方法Wister大白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每只右侧神经外膜开窗(0.2 cm&#215;0.2 cm),将臂丛后束损伤后的桡神经远断端端侧吻合于外膜开窗的内侧束远端0.5 cm部位,左侧不做吻合。分别于术后4、8、12周在麻醉下解剖取C4~T2脊髓节段,并将脊髓节段于正中矢状面分开,及肱三头肌,分别检测CGRP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神经端侧吻合后,随时间的延长,脊髓及运动终板中CGRP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而不做吻合的对照组中,脊髓CGRP表达维持较低水平,且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性不显著,运动终板中无CGRP的表达。结论提高供体神经元及运动终板中CGRP的表达可能是端侧吻合促进臂丛损伤神经再生,保护靶肌肉及其运动终板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