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微创外科就诊,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结果,研究对象根据性别、年龄段、BMI分型、胃食管连接处形态等分别分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男性患者食管下括约肌(LES)中心至鼻孔的距离较女性长,男性患者LES静息压力、LES残余压均低于女性患者,LES松弛率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年龄各组之间相关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纳入本研究的4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当中伴有偏胖及肥胖患者占62%,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或偏低者食管体部蠕动成功率约78%,偏胖及肥胖者食管体部蠕动成功率为68%。(4)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远段LES以上3、7、11 cm处压力及平均压力均比正常人降低,远端收缩积分(DCI)明显低于正常人,收缩前沿速度(CFV)、远段各节段蠕动波传导速度均大于正常人。(5)每个完整吞咽的分析,正常蠕动66.10%,失蠕动16.70%,小蠕动缺损9.60%,大蠕动缺损6.50%,快速同步收缩1.10%。(6)每位患者食管动力学的综合分析显示,蠕动正常162例,占40.50%,大缺损弱蠕动61例,占15.25%,小缺损弱蠕动72例,占18%,频发失蠕动85例,占21.25%,无蠕动12例,占3%,快速收缩/同步收缩8例,占2%。(7)根据胃食管连接处形态,51%伴有食管裂孔疝,LES与膈肌脚完全重叠率4.7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中男性的食管运动功能差于女性,食管动力学无年龄和体重相关差异性。胃食管反流病与正常人比较,LES压力和食管体部运动功能明显降低,其中频发失蠕动、小缺损弱蠕动和大缺损弱蠕动为多见。胃食管反流病多伴有食管裂孔疝,因而LES功能明显降低。食管体部运动功能无食管裂孔疝相关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腹股沟嵌顿疝是外科常见急症之一,若治疗不及时,常导致嵌顿的疝内容物绞窄性坏死,引起严重后果.采集我院急诊科2005年7月至2010年6月接诊的51例嵌顿性斜疝患者,现将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抗反流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合并食管裂孔疝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5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35例GERD合并食管裂孔疝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结果 835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其中联合其他手术183例(21.9%)。手术时间55.3(40~90)min;术中出血量20.4(5~50)mL,无术中术后输血者。术后24~48 h全流质饮食。术后随访3个月至10年,平均37.5个月。56例(6.7%)病人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吞咽困难28例,食管裂孔疝复发(折叠的胃底疝入胸腔)4例,症状复发18例,胃肠胀气综合征6例。结论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并可联合手术治疗其他疾病,是GERD合并食管裂孔疝病人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食管下括约肌切开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在胃镜定位下行腹腔镜下食管下括约肌切开及胃底折叠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5~125 min,术中出血量5~25 ml,未发生消化道漏,术后平均住院5~7 d。 结论腹腔镜下食管下括约肌切开及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客观,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免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452例临床应用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目前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常用手术,使用钛夹夹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金属钛夹长期留在体内其对机体的影响及所产生的并发症逐渐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此笔者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采用免钛夹方法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5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术后并发症的评估及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4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施行腹腔镜抗反流手术7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并发症患者进行治疗分析。 结果72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术后并发症患者45例,其中吞咽困难21例,食管裂孔疝复发(折叠的胃底疝入胸腔)4例,症状复发14例,胃肠胀气综合征6例。随访6个月至9年,平均36.6个月。 结论腹腔镜抗反流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后果主要与术前评估、术者经验、围手术期饮食指导和患者的依从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神经食管肌肉失调所致的运动障碍性疾病,食管体部正常蠕动消失,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增高及食管下段括约肌在吞咽时松弛障碍,临床上以吞咽闲难、胸骨后疼痛、不同程度呕吐、体重下降为主要症状。20l1年3~5月我们应用腹腔镜胃镜联合行Heller术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迟缓症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LAGB)与胃袖状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治疗病态肥胖症及其相关并发症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住并行减重手术治疗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LAGB48例,行L5G35例,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肥胖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的变化情况。结果 83例患者均经腹腔镜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3~24个月,LAGB术后近期(1个月内)发生进食后呕吐4例,远期(1个月以上)胃束带滑动移位5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LSG术后切口脂肪液化2例。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体质指数、体质量、腰围等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多余体质量减少百分比(EWL%)呈上升趋势。两组之间上述指标变化趋势及并发症改善比较,LSG优于LAG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减重手术方式对治疗病态性肥胖症及其相关并发症都是安全有效的,LSG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普通人群中约占1‰~5 ‰,在老年人中患病率高达12‰.常见腹股沟疝类型有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疝是不可自愈的,手术治疗是疝疾病唯一的治疗方法.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如Bassini法、McVay法、Halsted法等并发症较多[1],方法较繁杂,破坏了原有生理解剖结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明显,恢复时间较长,而且术后复发率达10%~15%[2].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疝囊高位结扎修补内环口后补片修补腹股沟区的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患者106例,随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研究二级脾蒂离断法与内镜下切割吻合器(Endo-GIA)法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以评价腹腔镜脾切除术在临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02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腹腔镜脾切除术40例,其中14例采用Endo-GIA法,24例采用二级脾蒂离断法.结果 40例腹腔镜脾切除术中有2例因术中出血难止、手术视野模糊而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5%,并且均为初次开展手术者.使用二级脾蒂离断法的患者留置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Endo-GIA法(P<0.05),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Endo-GIA法(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进食时间、第一天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解剖二级脾蒂离断法,免除了Endo-GIA的使用,该法有助于合理应用卫生资源,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经济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