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析32例老年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特点、死因,并对其机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及Ⅳ型胶原(Ⅳ-C)含量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变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测定131例慢性肝炎、肝硬变及健康人对照组血清HA、LN、Ⅳ-C含量,同时用奥林派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T-Bil及ALT。统计学处理以t检验方法,结果 上述指标含量在慢性肝炎重度期与肝硬变期,其含量均是最高水平,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在慢性肝炎中度期,LN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清HA、LN、Ⅳ-C测定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程度,为临床医师动态观察、判断病程进展及抗肝纤维化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肝病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炎患者纤维化不同分期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及联合血流纤维化指标对无创诊断中晚期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的价值。方法 经肝活检确定28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肝穿前放免法测定血清HA、LN、IV-C的含量,多普乐超声动态检测门静脉主干内径(Dρv)肝静脉内径(Dsv)、门静脉主干血流速度(Vρv)。结果随纤维化程度增加,Dρv,Dsv依次减小,Dpv于S3期非常显著增大,Dsv于S2期显著增大,Vρv于S2期非常显著下降,血清HA、LN、IV-C含量亦随纤维化增高而升高,HA、IV-C在S1期肝显著上升,LN在S2期显著上升。结论 Dρv,Dsv,Dρv及血清HA、LN、IV-C可能间接反映了活动性肝纤维化中晚期或早期肝硬化。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病毒性肝炎 ,特别是乙、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感染是造成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而肝纤维化是可逆的 ,怎样提高对肝纤维化的诊断的正确性 ,针对性抗肝纤维化治疗 ,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本文对各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LV)及Ⅳ胶原 (Ⅳ C)的测定及部分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从而提高对肝纤维化的认识。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选自 1 997年1 1月至 2 0 0 0年 1 0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慢性乙型肝炎 1 0 1例 ,年龄 6 0~ 6 9岁 90例 ,70~ 75岁 1 1例 ,平均年龄 6 5 7岁 ,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桃仁软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口服复方桃仁软肝胶囊,对照组(30例)口服普通保肝药,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用药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血流动力学以及肝组织病理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各项指标和门静脉主干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有15例(治疗组11例、对照组4例)在治疗前行肝活检,治疗组中有2例治疗后行第2次肝活检,对该2例治疗前后两次肝活检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查,显示肝细胞变性坏死减轻,肝纤维化程度明显下降,同时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也显示治疗后α-SMA阳性的肝星状细胞(HSC)数明显减少。结论:初步认为复方桃仁软肝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阮翠娟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12):1179-1179
分析32例慢性会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低血压休克程度、肝损害严重程度、免疫功能情况及年龄大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休克时间长、年龄大、免疫功能低下、肝损严重者病死率高(46.78%)。说明对慢性肝炎并发感染性休克者,一定要及要确诊,积极进行综合治疗,使患乾安全渡过休克关、感染关,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α—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中和抗体产生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可能影响α-干扰素(INF-α)中和抗体(NA)产生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抗病毒中和生物测定法(ANB)检测116例INF-α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NA。结果:INF-α治疗前ALT(基础ALT)高水平组NA阳性率明显低于基础ALT低水平组(P<0.05),病毒阴率则高于后者(P<0.05)。而乙型肝炎与丙肝炎、男性与女性、年龄高低三者各NA阳性率也分别有所不同,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A的产生与患者感染病毒类型(乙或丙肝病毒)万籁 别差异及年龄高低无明显关系,但与基础ALT水平的高低有关,基础ALT高水平者NA产生率较,IFN低效好,此有助于IFN治疗的临床病例选择。  相似文献   
8.
我们采用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按观察要求选择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结果:治疗组3mo后HBeAg、抗HBc-IgM,HBVDNA转阴率分别是26.27%、33.33%和30.00%;6mo后上述转阴率又分别是40.00%、40.00%和43.33%.而对照组3mo后HBeAg,抗HBc-IgM,HBV DNA转阴率分别是13.33%、13.33%和10.00%;6mo后上述转阴率又分别是16.67%、20.00%和16.67%。治疗组治疗6mo后HBeAg、HBV DNA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6mo后肝功能ALT、AST好转率分别是86.1%和88.3%;对照组ALT、AST好转率分别是82.4%和86.7%,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可能影响α-干扰素中和抗体产生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抗病毒中和生物测定法检测了116例IFN-α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NA。结果:IFN_α治疗前ALT(基础ALT)高水平组NA阳性率明显低于基础ALT低水平组(p<0.05),病毒阴转率则高于后者(p<0.05)。而乙肝与丙肝、男性与女性、年龄高低等三者各NA阳性率也有所不同,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A的产生与患者感染病毒类型(乙或丙肝病毒)、性别差异及年龄高低等无明显关系,但与基础ALT水平的高低有关。基础ALT高水平者NA产生率较低,当然IFN-α疗效较好。此有利于病例选择,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人口构成的老龄化,老年乙型脑炎(乙脑)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老年乙脑症状不典型又加上原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合并症,往往容易延误诊治,为了减少老年乙脑病人死亡率,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治疗措施,降低死亡率。本文将我院1977~1989年共收治老年乙脑32例,进行临床分析和治疗探讨,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收住老年乙脑病人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60~78岁,平均66岁。二、诊断依据所有病人均有发热、抽搐、嗜睡或昏迷等症状,伴有脑脊液异常改变、部分病人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三、临床表现与分型全部病人均有发热,体温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