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鲁晓萍  阮乐幸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92-192,196
目的 提倡自体输血,防止由于输血所形成的相关性疾病。方法 选择58例自体输血患者作为实验组,58例异体输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就患者的术后恢复、输血量、输血费用及输血反应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自体输血患者采血前后的各项血液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恢复好,输血费用省,输血反应少。结论 自体输血安全有效,节省血源,减少患者负担,在临床应用中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沈柏涛  阮乐幸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0):1887-1888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找出各种与献血不良反应相关的诱因.[方法]将2002~2006年间在本采供血点献血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730名人员的情况作一详细的分析与报告.[结果]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年份有关,从2002~2006年呈逐年下降趋势,比率分别为2.74%,2.60%,2.35%,1.97%,1.49%;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献血次数相关,初次为95.07%,再次为4.52%,多次为0.4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程度与献血量不呈正比关系,在<200ml献血量中,反应率为28.22%;≥200~≤300ml为70.68%;>300~≤400ml为1.10%(Χ2=0.196, P>0.05).[结论]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心理保持的状态有关,与献血次数有一定的关联,与献血量的多少无多大关联.  相似文献   
3.
抗-HIV假阳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阮乐幸  袁国平  谢芳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2):1763-1763
在献血员血样的检测过程中,常常出现抗-HIV阳性。而在做平行试验检测时.部分结果有不相符的现象。为慎重起见,同时也为了寻找原因,将初筛阳性标本用原来的试剂加另一种原理的初筛试剂,同时重复检测,将结果为双阳或一阴一阳的标本送上一级部门作进一步鉴定,结果均为阴性。为了提高检测质量,减少假阳性的出现,降低血液的报废率,避免不必要的血源浪费,就此现象作以下初探。  相似文献   
4.
TP-ELISA用于血清梅毒筛查的可行性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检测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是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主要方法.目前,对献血者的梅毒筛选试验,因确证试验TPPA、TPHA等进口试剂价格昂贵,不适合于大样本检测,而普遍选用TRUST或RPR试验,该方法人工操作、判读,对结果的观察主观性较强,且为非特异性血清试验,故易产生假阳性/假阴性.ELISA是新近用于梅毒诊断的血清学方法,现就该方法的可行性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5.
自2001年开始本院中心血库对患者输血前血清标本进行了4种血源性传播疾病的筛查,报告如下:2001年4月~2003年3月本院申请用血的患者共7466人,年龄5~87岁;所有标本均在治疗期间的首次输血前采集.HBsAg、抗-HCV、抗-HIV、TP试剂盒均由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均采用ELISA法,结果见表1.4项检测指标除抗-HIV以外,各项均存在一定的阳性率,说明开展患者的输血前检测,一方面有利于患者发现自身的感染状况,抓紧时间及时治疗;另一方面,可以正确评价安全输血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血液标本的处理方式与状态对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尽量避免输血后传染病的医患纠纷及院内感染,我院自2001年4月开始,对临床拟输血的病人进行了主要四种血源传播性疾病(HBsAg、Anti-HCV、Anti-HIV、TP)的检测。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发现血标本的处理对结果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