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摘要 目的:研究督脉电针对慢性期脊髓损伤大鼠功能康复及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的影响,探讨督脉经上不同穴位电针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 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模组、模型对照组、头部督脉电针组(“百会、风府”)、背部督脉电针组(“大椎、命门”),每组8只。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各治疗组于术后1周开始6周的电针治疗。采用BBB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定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术后7周处死大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受损脊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电针干预组BBB评分高于模型组(P<0.05),且背部督脉电针组评分明显高于头部督脉电针组(P<0.05)。电针治疗后大鼠脊髓BDNF及N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上调(均P<0.05),且背部督脉电针组高于头部督脉电针组(P<0.05)。 结论:电针治疗能增强受损伤脊髓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和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背部督脉电针组作用强于头部督脉电针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面部走罐配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加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面部走罐治疗。观察比较2组面神经分级2.0评分(FNGS 2.0)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结束后,FNGS 2.0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FNGS2.0评分在3个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面部走罐配合针刺可加快周围性面瘫功能恢复,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4.
羊膜片系因宫内器械操作损伤,发生疤痕或伸越子宫腔的粘连,而使羊膜与绒毛膜沿着疤痕生长而形成.产前超声诊断羊膜片形成需与羊膜带综合征鉴别,二者容易混淆,但临床处理及预后截然不同,易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自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诊断结果分析、心律变异性指标、诊断敏感度。结果: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对比:动态心电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室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早发阳性检出率对比两种检测方法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阳性检出率对比:动态心电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心律变异性指标对比:动态心电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敏感度96%、77.6%。结论: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均有一定的诊断检出效果,但前者诊断效果明显高于后者,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