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食管癌切除后不同吻合方式术后生命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食管癌切除行食管胃分层吻合和吻合器吻合术后的生命质量。方法 用改良EORTC QLQ C-30法对切除食管癌行食管胃分层吻合术后3-6月的生命质量进行测评,并与器械吻合者比较。结果 分层吻合在躯体功能,情感功能,吞咽症状,反流症状四个维度得分[中位数(中间四分位间距)]分别为70(50-100),85(58-100),0(0-0),13(0-44),器械吻合在四个维度得分分别为62(40-100),79(50-100),0(0-33),25(0-50),两种吻合方法在这四个维度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分层吻合术后生命质量高于器械吻合,主要表现在身体功能和情感功能好于器械吻合,吞咽症状和反流症状低于器械吻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从贮存20年的食管拉网脱落细胞涂片的微量细胞中抽提DNA的方法和可行性;比较p53基因在正常食管上皮和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中的突变差异。方法利用螯合型离子交换树脂Chelex100作为介质,一步法从食管拉网脱落细胞中提取用作PCR分析的DNA,共提取食管正常上皮与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细胞涂片各24例,采用PCR-SSCP分析法进行p53基因第7外显子的突变检测。结果所有48例标本中微量细胞的DNA抽提均获成功;正常食管组p53基因第7外显子均未发生突变,重度不典型增生组5例发生突变,其中3例在10年、12年、14年后转变为食管癌。结论Chelex100法简便、高效,能从微量细胞中抽提DNA,使对20年前食管拉网细胞涂片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成为可能;p53基因第7外显子的突变使食管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具有了癌变趋势。  相似文献   
3.
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分层吻合术患者生命质量评价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分层吻合术的手术效果,评价患者手术后生命质量。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264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分为两组,食管胃分层吻合组:162例,行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黏膜连续缝合,食管胃分层吻合术;器械吻合组:102例,行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器吻合术。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QLQ—C30和自制量表对患者术后3—6个月生命质量进行测评,并进行比较。结果 食管胃分层吻合组有137份问卷、器械吻合组有77份问卷符合评分要求。食管胃分层吻合组在体力功能和情感功能维度得分高于器械吻合组(P<0.05),吞咽困难维度、胃食管反流症状维度得分低于器械吻合组(P<0.05),其他维度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食管胃分层吻合术后患者体力功能和情感功能优于器械吻合术,吞咽困难、反流症状少于器械吻合术,生命质量高于器械吻合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1)了解脱氧氟尿苷(5-deoxy-5-fluorouridine,5-DFUR)在食管癌组织中转化为5-FU的情况及其高选择性抗肿瘤作用。方法:(1)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17例食管癌患者,术前5~7天口服5~DFUR1200mg/人/天后再行手术;(2)用柱切换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管癌组织、转移淋巴结、远癌正常食管组织及肝脏组织的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浓度。结果:(1)在同一时点食管癌患者各组织的5-FU浓度分别是:癌组织214.18±92.53ng/g、转移淋巴结147.50±71.86ng/g、远癌食管组织50.67±20.24ng/g、肝脏组织17.80±9.09ng/g,P值<0.05。(2)不同分化程度的癌组织中5-FU浓度分别为:高分化鳞癌184.27±92.18ng/g、中分化鳞癌214.53±82.43ng/g、低分化鳞癌412.18±192.53ng/g,P值=0.024。(3)不同分期食管癌组织中的5-FU浓度为:Ⅱ期212.38±92.63ng/g,Ⅲ期247.50±91.99ng/g,P值=0.098。结论:5-DFUR能够高选择地在食管癌组织中转化为5-FU。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癌组织对5-DFUR的转化能力不同,分化能力愈低,转化为5-FU的能力愈强。  相似文献   
5.
四川食管癌患者食管腔内细菌学调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解晨昊  阎齐  赵雍凡 《四川医学》2002,23(4):369-370
目的:了解四川省食管癌患者食管腔内的细菌学状况,为食管癌手术感染的预防以及食管胃吻合口愈合环境提供细胞学资料。方法:对270例食管癌术前已作食管冲洗和8例非食管疾病患者食管腔内粘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270例食管癌经术前冲洗清洁处理,有92例培养出细菌,占34.07%,共12种细菌140株,8例非食管疾病患者全部培养出细菌,共9种细菌。结论:食管腔内无论有无梗因素存在,均有细菌生长,应视为有菌环境,可能成为手术感染的来源并对吻合口的愈合产生不利影响,手术前食管腔内冲洗清洁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6.
食管手术后急性胸胃扩张的治疗和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右胸颈腹三切口术后急性右侧胸胃扩张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对1例三切口术后发生急性胃扩张病人采取空肠双向置管的方法进行了治疗,并预防性地使用该方法用于15例三切口食管癌的病人。结果:术后发生急性右侧胸胃扩张的病人经该方法治疗后症状立即消失,再次手术后3周出院。其余15例预防性使用的病人无一例发生胸胃扩张和吻合口瘘。结论:该方法是一种良好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的预防食管手术后急性胸胃扩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人体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是由多种肿瘤相关基因改变引起,在这一过程中,众多的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其它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的基因共同发挥作用。要进行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就必须全面了解肿瘤基因改变及表达情况,从数目巨大,潜在的肿瘤相关基因中找到可用于肿瘤诊断,评价预后及治疗的肿瘤标记物。传统的分子病理学方法需时久,耗费大量人力,财务和物力,组织微阵列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简便和标准化的方法,用于进行多基因大样本量的肿瘤学研究,是一种有为有效的方法,它具有省时,经济等优点,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P 选择素在食管癌及区域淋巴结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食管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探讨组织芯片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检测食管鳞癌与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P 选择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P 选择素在食管癌组织 ,正常食管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 5 9.3 % ,12 .5 % (P <0 .0 5 ) ;在转移淋巴结 ,非转移淋巴结中表达率分别为 92 .9% ,3 1.3 % (P <0 .0 5 ) ;P 选择素过度表达与食管鳞癌病理分级 ,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性。结论 P 选择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升高 ,说明其与食管癌的侵袭转移有一定关系。组织阵列技术是研究肿瘤基因改变的一种新方法 ,具有高效 ,简便及标准化的特点 ,因此目前具有其他方法无法取代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