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病例 患者社会性别女性,17岁,未婚,因无月经来潮就诊。出生后按女孩抚养,系第一胎,智力正常,平素体健,父母身体健康,母亲孕期无特殊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体检:女性表型,身高168cm,体重56kg,指距169cm,发音女声,无唇须,喉结不突,双乳房发育T_1型,腋毛少,T_1型,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CAM 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研究组)腹腔液30份、在位子宫内膜2 1份、异位病灶组织8份及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正常盆腔(对照组)腹腔液2 5份、子宫内膜2 0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腹腔液sICAM 1和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在位内膜、异位灶内膜ICAM 1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sICAM 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1 ) ,子宫内膜的ICAM 1表达低于对照组同期子宫内膜的表达(P <0 .0 5 ) ,异位灶组织ICAM 1表达明显高于其在位内膜(P <0 .0 1 )及对照组内膜(P <0 .0 5 )。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腹腔液、异位灶内膜细胞间粘附分子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服务观念也发生了改革性的转变.我科1998年开始借鉴国外的护理经验,推行有特色的家庭整体式护理,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完善护理模式,从以往的传统护理中解放出来,在我市三级甲等医院的儿科中,率先实施了家庭整体式护理模式[1],这种模式综合考虑了患儿及其家长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状况与相互关系,为患儿及家长提供全面的健康维护,促进患儿的健康恢复.为此,请家长参与到其中,将患儿及家长视为一个整体,通过护理程序解决患儿健康问题.这种护理方式受到了家长的欢迎,促进了患儿的心理成长和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早期的结构脑网络变化。方法纳入AD患者13例为AD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例为对照组,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应用DTI数据构建脑白质网络,并计算各脑区间信息传递的概率,将AD组每人信息传递概率排名前10的脑区组成一个集合定义为B1,对照组每人信息传递概率排名前10的脑区组成一个集合定义为B2,比较B1和B2中信息分布的概率差异。结果 AD组MMSE及MoC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5±2.6)分、(13.8±3.7)分vs (27.0±2.1)分、(25.5±3.3)分,P0.01]。B1和B2中的第2,第67、第68脑区的出现概率差异明显(76.92%vs 0,15.38%vs 80.00%,23.08%vs 80.00%)。这3个脑区分别是右侧中央前回,左侧楔前叶和右侧楔前叶。结论 AD的脑网络结构与正常人群不同。右侧中央前回、左侧楔前叶和右侧楔前叶3个脑区在AD患者和正常人群中信息流动的概率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6.
对60个不孕症患者的88个BBT双相型月经周期同时采用五项指标监测排卵,结果表明:CS、B超、尿LH试纸监测排卵的准确率差异无显著性,且卵泡的大小与CS密切相关,用CS调控B超减少了B超检查的次数;尿LH峰出现,100%排卵发生在48小时内。本组半年内妊娠率为78.3%。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液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 s ICAM- 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简称内异症 )检测中的意义。 方法 收集 80例因不孕行腹腔镜诊治术患者的腹腔液及其术前空腹抽血各3m l,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 ( EL ISA)法测腹腔液中 s ICAM- 1及血清中 CA1 2 5水平。其中 4 0例镜下确诊为内异症患者 ,作为研究组 ;另 4 0例镜下确诊为正常盆腔 ,作为对照组。 结果 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 s ICAM- 1和 CA1 2 5水平分别为 ( 5 4 .0± 2 1.1)× 10 - 1 2 m ol/ L和 ( 30 .7± 18.6 ) U / ml明显高于对照组 ( 36 .2± 19.2 )× 10 - 1 2 m ol/ L 和 ( 18.4± 17.2 ) U/ m l( P<0 .0 1) ,内异症组内重度组 ( 6 1.3± 2 1.5 )× 10 - 1 2 mol/ L 和 ( 40 .2± 2 0 .2 ) U/ m l高于轻度组 ( 45 .7± 18.3)× 10 - 1 2 m ol/ L 和( 2 6 .2± 14 .7) U/ ml ( P<0 .0 5 ) ,s ICAM- 1与 CA1 2 5联合检测的敏感性 72 .5 %较 s ICAM- 1或 CA1 2 5单项检测的敏感性 5 0 .0 %或 4 5 .0 %明显提高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结论 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 s ICAM- 1可以作为内异症的检测指标 ,其与 CA1 2 5联合检测可提高对内异症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内异症的有效治疗方法,2002年9月至2003年4月,我们对部分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腹腔液及异位灶中的ICAM-1水平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闫桂英 《护理研究》2009,23(7):1922-192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服务观念也发生了改革性的转变。我科1998年开始借鉴国外的护理经验,推行有特色的家庭整体式护理,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完善护理模式,从以往的传统护理中解放出来,在我市三级甲等医院的儿科中,率先实施了家庭整体式护理模式,这种模式综合考虑了患儿及其家长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状况与相互关系,为患儿及家长提供全面的健康维护,促进患儿的健康恢复。为此,请家长参与到其中,将患儿及家长视为一个整体,通过护理程序解决患儿健康问题。这种护理方式受到了家长的欢迎,促进了患儿的心理成长和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巨大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5岁,未婚。1年前自觉下腹部逐渐增大,无任何不适,自以为发胖,未引起注意,近十余天腹部增大明显,自觉上腹部胀满,纳差,故来就诊。平素月经正常,量中,无痛经,无不规则阴道出血,大小便正常。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腹部隆起,如足月妊娠腹,腹部可扪及一巨大包块,上界达剑突下,下界达盆腔底部,包块两侧达腹盆腔侧壁,质软,无压痛,活动度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