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探讨数值模拟不同运动强度对因废用引起的骨质疏松的影响。依据骨的功能适应性和力学调控系统理论,遵循骨重建的生理过程,建立了一个带有时间历程的描述松质骨骨质疏松过程的计算模型,用C语言编制程序。得到了不同运动负荷对因废用引起的骨质疏松(孔隙率)的影响曲线。结果表明:较大的运动强度可以减缓因废用引起的骨质疏松。这对于运动防治骨质疏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成立疼痛护理学组,以提高全院疼痛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择优选取与疼痛管理相关科室的护理骨干为疼痛护理学组成员,并明确学组成员职责;设立学组质控控制体系;制定疼痛质控标准;规范镇痛流程;加强护士疼痛知识培训和教育等。结果成立疼痛护理学组后,患者的疼痛护理满意率由成立前的82.0%提升至97.1%(P0.01);患者24h内中重度疼痛发生率由60.0%下降至20.0%(P0.01);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合格率由45.0%提升至70.0%(P0.01);疼痛评估合格率由85.0%提升到95.1%(P0.01)。结论疼痛护理学组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疼痛管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而且可以提升护士的疼痛管理水平和学术水平,推进疼痛护理学科向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氧对滋养细胞小凹蛋白-1(Cav-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oCl_2诱导滋养细胞株HPT-8化学缺氧,根据CoCl_2浓度的不同将HPT-8分为4个组以建立不同类别的缺氧模型。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av-1和e NOS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正常情况下滋养细胞内有Cav-1的表达,缺氧诱导滋养细胞Cav-1表达明显增高,而e NOS表达和NO分泌下降,且缺氧程度越重趋势越明显。结论缺氧诱导滋养细胞Cav-1增加,Cav-1通过负向调控e NOS及NO表达,导致NO合成减少,血管阻力持续增加,导致了子痫前期(PE)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7.
8.
冠状动脉支架置人术(Stenting)治疗直径大于3mm的冠脉m管病变可明确降低再狭窄发生率,但对于小血管(直径〈3mm)的冠脉病变介入治疗方式仍有争论。本文旨在通过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切割球囊成形术(Cutting Balloon Angioplasty,CBA)和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Plain Old Balloon Angioplasty.POBA)的比较,探讨CBA对冠心病小血管病变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闫华 《淮海医药》2006,24(2):140-140
目的探讨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将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非高危妊娠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卡孕栓对产后2 h内出血量的影响.观察组60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阴道放入1枚孕栓(1 mg),对照组40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催产素10 u.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产后2 h内平均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卡孕栓具有良好的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肿瘤的CT表现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其外科手术的应用价值,提高对该病的CT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气管肿瘤的CT表现,并对其图像进行VR、MPR和CTVE后处理。结果:①7例肿瘤均位于主支气管,表现为突入气管腔的类圆形、椭圆形肿块2例,不规则分叶状肿块3例;管壁局部不规则增厚2例。增强扫描肿瘤不同程度强化。4例浸润邻近组织;3例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出现阻塞性肺不张。②MPR矢状位图像可沿气管长轴观察肿块与气管壁的关系,判断肿块距气管隆突的距离。VR可显示肿瘤基底的范围和光滑度等情况;可从三维角度观察肿块与气管壁连接的形态。CTVE可以从不同角度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肿瘤表面情况及气管狭窄程度。结论:CT检查对原发性气管肿瘤的检出和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三维重建技术可以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