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明确下颌前牙区血管神经管网系统的走行,提高对下颌切牙神经及其小分支的临床认识。方法:回顾性研究104例患者CBCT影像学资料,观测下颌正中舌侧管、下颌舌侧副管和下颌颊侧管三者同下颌切牙神经管的关系。纳入标准:读取矢状截面、冠状截面、水平截面、任意截面、曲面断层等多个不同的截面图像,能够明确观测到下颌切牙神经管、下颌正中舌侧管、下颌舌侧副管和下颌颊侧管的存在。结果:(1)观测到下颌正中舌侧管同下颌切牙神经管相通15例;双侧下颌切牙神经管相通22例;下颌舌侧副管或下颌颊侧管同下颌切牙神经管相通104例,共184支。结论:(1)下颌切牙神经会发出多个小分支于前磨牙、尖牙、切牙等相应牙位处的颊舌侧骨面,这些小分支的走行管道就是下颌舌侧副管和下颌颊侧管;(2)下颌正中舌侧管是从下颌骨舌侧到内部的一段趋向于消失的管道,并不与下颌切牙神经管相通,部分情况下会同下颌切牙神经吻合或者颊舌向贯穿下颌骨;(3)下颌正中舌侧管并非下颌切牙神经管发出的从下颌骨体内走行到骨面的小分支通行管道,而是来自口底区域的血管神经束发出的分支从软组织进入下颌骨体内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是2019年底开始流行全球的传染病(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病的病原体,对人体呼吸道为主的多个器官造成损伤,口腔损害被认为也是该病常见表现。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发表的有关新冠病毒感染与口腔表现文献,总结COVID-19相关口腔损害特征及其可能机制。发现所报告的病例中口腔病变以味觉功能障碍、口干症和溃疡性损害等多见。口腔病损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口腔上皮细胞广发存在2019-nCoV进入细胞受体ACE2,病毒复制并可能造成组织炎症和破坏是基本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对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human stem cells from apical papilla, hSCAPs)增殖的影响。  方法  收集牙乳头组织、贴壁法分离培养原代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hSCAPs表面标志物,诱导成骨及成脂鉴定hSCAPs多向分化潜能;配制25 mg/L、50 mg/L、100 mg/L、200 mg/L的PNS培养基,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PNS下hSCAPs的增殖速率,流式细胞术检测最佳促进增殖组与对照组的细胞周期差异。  结果  原代分离培养成功的hSCAPs符合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相关表面标记物高表达,可向成脂和成骨分化;与对照和其他实验组比较,25 mg/LPNS促进hSCAPs增殖效果最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25 mg/LPNS促进hSCAPs增殖能力的效果最佳,提示hSCAPs对PNS具有很强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探讨CBCT对牙瘤的诊疗价值来总结牙瘤的影像学特点,从而提高对牙瘤的临床认识。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5年5月至2022年2月昆明市延安医院口腔科经CBCT(KavoiCAT 17-19,德国)诊断为牙瘤的19例门诊患者的影像资料,从牙瘤发生年龄、空间位置、牙位、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19例牙瘤患者发生年龄为8~23岁,其中男性6例,女性13例。牙瘤的发生区域为上颌10例,下颌9例,前牙区16例,前磨牙区2例,磨牙区1例;发生牙位为上颌中切牙位4例,上颌侧切牙位3例,上颌尖牙位3例;下颌侧切牙位1例,尖牙位2例,第一前磨牙位1例,其余5例均发生在相邻两牙位之间。牙瘤的发生类型为组合型14例,混合型5例(包括囊性牙瘤2例),其中牙瘤发生牙位牙埋伏阻生12例。结论 牙瘤多发现于青少年,女性患者多见;患者多为出现牙列不齐、牙齿迟萌、发病区域疼痛等临床症状时摄片检查发现,少部分患者常规影像检查时意外发现。牙瘤的发生位置多位于前牙区,其中尖牙位、切牙位居多,并常常伴有尖牙、切牙埋伏阻生;其中组合型牙瘤较多见,囊性牙瘤相对少见。CBCT的广泛应用对于全面了解牙瘤的发病情况、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不同浓度的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在定量Bio-Oss骨粉中最佳的成骨比例。方法 收集牙髓组织、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原代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DPSC表面标志物,诱导成骨及成脂鉴定DPSC多向分化潜能;GFP慢病毒转染DPSC,嘌呤霉素筛选GFP-DPSC;设置1×105、2×105、4×105、8×1054组细胞数接种于0.05 g骨粉并成骨培养,对照组不加骨粉,第3天和第7天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培养第7天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在骨粉内的形态变化。结果 原代分离培养成功的DPSC符合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相关表面标记物高表达,可向成脂和成骨分化;GFP成功转染DPSC,第3天和第7天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扫描电镜发现DPSC在骨粉表面爬行,部分细胞伸出伪足,4×105和8×105 2组细胞较为密集。结论 4×105~8×105个DPSC与0.05 g Bio-Oss骨粉复合培养成骨效果较好,可以缩短成骨周期,细胞若接种过多,成骨效果反而抑制,造成干细胞的浪费。  相似文献   
6.
慢性根尖周炎是口腔内常见的一类多继发于牙髓感染的疾病,常由于根管内细菌感染而导致根尖区骨破坏。由于人类个体的特殊性,很多情况下,根尖周组织发病机理的动态变化不能被直接研究,所以选择并确立适当的动物模型十分重要。目前,常用于建立慢性根尖周炎的动物模型主要有猴、狗、鼠及小型猪等。其中,SD大鼠凭借其生长速度快、易培养、适应性强、价格低廉、易饲养等优势,常用于研究根尖周炎的发病机制。从建立SD大鼠慢性根尖周炎动物模型的依据、方法及模型建立后评价手段等方面,对国内外SD大鼠慢性根尖周炎动物模型的研究作综述,为临床研究慢性根尖周炎的发展机制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云南地区部分人群下颌正中舌侧管解剖特点及其性别、年龄和民族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1 103例患者下颌锥形束CT(CBCT)资料,其中男466例、女637例,0~18岁123例、19~40岁603例、41~60岁264例、>60岁113例,汉族900例,纳西族57例,其他民族146例;对比观察下颌正中舌侧管数量、形态及走行方向及其在不同性别、年龄及民族间的差异。结果 CBCT于624例显示单支、318例显示双支、161例显示≥3支下颌正中舌侧管;72例呈直型、1 031例呈非直型;418例自上向下、277例自下向上、12例近似平行走行,396例无明确方向。下颌正中舌侧管数量及走行方向在性别及不同年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不同民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下颌正中舌侧管形态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年龄及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下颌正中舌侧管数量、形态及走行方向三者相互影响(P均<0.001)。结论 云南地区部分人群下颌正中舌侧管多呈单支、非直型,自上向下走行或无明确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