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85~1987年6~10月连续3年在海南省三亚市和乐东县抗氯喹恶性疟流行区用喹哌750mg 硝喹25mg联合用药治疗33例恶性疟患者,其平均退热时数为39h;原虫无性体平均转阴为49h。服药后28d的复燃率在不同地区为0~47%。 用咯萘啶600mg 硝喹25mg治疗11例;咯萘啶800mg 硝喹40mg治疗43例;咯萘啶800mg 硝喹80mg治疗31例,其退热时数为31~35h,原虫无性体平均转阴为46~53h,服药后28d的复燃率在13~18%之间,与对照组单服咯萘啶1200mg治疗42例的平均退热时数33h,平均原虫无性体转阴时数48h和28d复燃率12%无显著性差别。各组服药前后曾抽样进行了血、尿常规、肝功能等检查,结果都在正常范围之内,证明联合用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淮北地区间日疟原虫的异常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红细胞内期的形态异常,国外早有报道。国内自60年代江静波等(1961,1965)对广东的间日疟形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以来,河南(1965,1982),广西,安徽淮南(1981)和山东(1982)等地都先后发现间日疟原虫的异常形态、重复感染及不同期混合感染。1982年7~9月,我们在安徽省淮北市验证5-对氟苯氧基伯喹柠檬酸盐对间日疟患者的毒副反应时,在收治的139例间日疟患者中,也发现6例原虫形态与经典描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伯氏疟原虫ANKA株抗喹哌系(PR Line)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形态特征,如食物泡数量增多,泡膜明显增宽,并出现螺纹膜,线粒体数量增多,核膜肿胀,间隙增宽,并有圆或椭圆状色素颗粒呈团块凝集。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报道感染抗氯喹‘NS’系小鼠血清对氯喹抗疟药效具有拮抗作用。将抗氯喹‘NS’系(抗性为20~30倍)和正常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株分别接种两组昆明株小鼠,另设一组无原虫感染的小鼠作对照。于接种后第5d自三组小鼠采血清,采血前检查前两组原虫感染率,分别为13和22%,按无菌操作,自心脏抽血,将血液置于37℃使其充分凝固,析出的血清经1500~2000rpm离心5min后置于4℃保存备用。用感染‘NS’系小鼠血清(SMNS)、感染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生素AD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52例MPP患儿,按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76,维生素AD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和对照组(n=76,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FEV1、FEV1%pred及PEF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AD联合阿奇霉素治疗MPP,能改善患儿肺功能,促进康复,提高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喹哌+硝喹、羟基喹哌+硝喹和咯萘啶+硝喹三种抗疟药复方对食蟹猴疟原虫的疗效作用。实验证明,喹哌每天3.5mg/kg×7d+硝喹每天0.1mg/kg×7d复方,羟基喹哌每夭3.5mg/kg×7d+硝喹每天0.1mg/kg×7d复方和咯萘啶每天5mg/kg×7d+硝喹每天0.1mg/7d复方均能治愈感染食蟹猴疟原虫的恒河猴,而单服喹哌每天3.5mg/kg×7d、羟基喹哌每天3.5mg/kg×7d或咯萘啶每天5mg/kg×7d,则均在停药后一个月内出现原虫复燃。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以我校自制的新抗疟药磷酸羟基喹哌在动物和人体试验证明毒性较低並对鼠疟和猴疟治疗有效后,首次于1974年11~12月对现症疟疾患者试治的临床结果(以相同剂量氯喹作对照)。治疗组44例(恶性疟30例,间日疟14例)于一疗程全部治愈,半数患者随访一月未见复发。平均退热时间及平均原虫转阴时间对恶性疟与间日疟均较对照组为短。对照组19例(恶性疟12例,间日疟7例),痊愈17例,2例分别于治疗开始后第5天和第6天再现原虫血症。不同年龄组以不同剂量治疗效果相同。磷酸羟基喹哌对胃肠道刺激较小;对造血系统无明显毒性反应;心电图观察除治疗组有4例窦性心动过缓外,未见其他异常。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感染伯氏疟原虫小鼠血清在琼脂糖凝胶上,单独扩散可形成白色沉淀环的现象。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小鼠血清组及感染该株抗氯喹系小鼠血清组的沉淀环阳性率分别为73.7%(28/38)和86.5%(32/37),其沉淀环的清晰度和致密度在感染疟原虫后第2~6d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尢疟原虫感染的正常小鼠血清对照组阳性率仅为25.6%(10/39),其沉淀环均不清晰,也不随时间推移而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沉淀环阳性率比较,相差非常显著(P<0.01)。此现象为研究疟疾早期血清学诊断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2,4-二氨基-6-取代哌哗嗪基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疟活性。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是以间氯苯甲腈为原料,经硝化与哌哔嗪缩合,还原制得2-氨基-5-(哌哔嗪-1′)苯甲腈,再与各种卤代物反应,然后与二氰二胺环合;也可以2-硝基5-氯苯甲腈与取代的哌哔嗪缩合,经还原,然后与二氰二胺环合而得。经鼠疟抑制性治疗初筛,有4个化合物(X1,2,3,8有效;经鼠疟病因性预防初筛,有3个化合物(X1,8,10有效;经蚊模抑制孢子增殖初筛,当浓度0.01%时,有2个化合物(X8,9)使70%蚊虫的孢子增殖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