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体重指数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170例COPD患者,其中体重指数BMI〉21kg/m2患者85例(对照组),〈21kg/m2患者85例(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和呼吸困难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呼吸困难程度明显重于对照组。结论体重指数与COPD患者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程度之间关系密切,保持正常体重指数,对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能力的改善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不明原因肺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86例不明原因的肺部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86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43例患者采用X线胸片联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活检对其进行诊断,B组43例患者采取X线胸片联合电子支气管镜对其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诊断方式对各种疾病的检出率,比较两组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电子支气管镜对气道狭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其他疾病二者无明显差异;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后患者气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电子支气管镜,同时二者均可引起组织损伤。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与电子支气管镜对不明原因的肺部病变的诊断有着重要作用,但二者各有利弊,临床工作中应视患者具体病情选择。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入院的68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对照组采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住监护室时间、院内死亡率、住院天数及费用等。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23%,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监护室时间为(12.5±3.5) d、住院天数为(19.5±4.3)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8±5.2)d和(29.6±5.8)d,观察组住院费用为(1.8±0.9)万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6)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为2.94%、院内死亡率为2.9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和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支持下对高危低氧血症患者行纤支镜检查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35例高危低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8例次,NPPV支持下纤支镜操作;对照组17例次,术中给予氧疗。分别观察检查前、中、后SpO2、HR、R的变化及一次入镜操作的成功率。结果实验组1次入镜成功操作16例次(88.9%)。对照组1次入镜成功操作9例次(52.9%)。检查中监测SpO2、HR、R,相应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伴有低氧血症的危重患在NPPV支持下接受纤支镜检查,可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培菲康联合思密达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肠炎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消化科门诊病人的1/3~1/4,以往多采用抗感染治疗,虽也有一定的疗效,但所致的耐药性、毒副反应、菌群失调等情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急性肠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观察双歧三联活菌(培菲康)联合思密达治疗急性肠炎的疗效,我科于2003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对门诊就诊的急性肠炎患者随机分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用于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诊治的老年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患者11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8.25%高于对照组为80.36%(P<0.05),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优于头孢曲松钠。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自发性气胸2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自发性气胸的原因、诊断、治疗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8例患者的病史、体征及胸片检查(必要时胸部CT)进行分析,测定肺压缩的程度,确诊后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并分析其疗效。结果:COPD并发气胸患者的年龄较大,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为原发病加重,误诊率高,大部分病例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病死率较高。结论:COPD并自发性气胸患者起病危急且不典型,恢复慢,易复发,易误诊,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宜尽早胸片检查并作胸腔闭式引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撤机指标。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重症监护病房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通气时间>72 h的患者达到临床脱机标准后血气分析、呼吸力学以及肺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成功撤机47例(成功组),失败33例(失败组)。两组p H、Pa CO2、Pa O2、动态顺应性、平均气道阻力、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活量/潮气量、最大吸气负压及浅快呼吸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肺功能指标(肺活量/潮气量、最大吸气负压及浅快呼吸指数)可用于指导长期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选择脱机的时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