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年8月以来,我院采取胃镜检查术前不用药的方法,已做500例,全部成功,且无不良反应。1 一般资料 500例均为本院门诊与住院病人,分别因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疾患作胃镜检查。前200例患者按顺序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100例,男71例,女29例,年龄16~73岁。按常规方法于术前15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并用1%利多卡因甘油5ml吞服咽部局麻。乙组100例,男62例,女38例,年龄14~78岁,术前不用任何药物。后300例全部不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的方法学及疗效。方法 依据入选标准,选择BAP病人24例,在内科综合治疗48~72h无效时行内镜治疗。结果 15例内镜下见乳头部充血、水肿,3例结石嵌顿,2例蛔虫嵌顿,ERCP插管成功22例,其中10例单行ENBD,12例行EST,共取出蛔虫2例,结石7例。术后2~4h诉腹痛减轻者9例,血压上升转平稳者3例,2~4d内腹部体征均有明显好转,导管留置4~7d。除1例形成假性囊肿外,其余均在术后4~28d好转出院。结论 内镜治疗BAP可解除胆道梗阻,达到外科引流效果,是BAP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镜下超滑导丝超选联合鼻胆管引流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效果.方法 120例ERCP术或ER.CP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患者.70例高危患者术后置鼻胆管引流(A组),与50例非引流患者(B组)对照,64例超滑导丝超选后插管(C组).与56例非超滑导丝超选插管(D组)对照,观察术后4、12及24 h血清淀粉酶值、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结果 A、B组患者术后4、12及24h血清淀粉酶值分别为(187.32±65.13)、(487.54±121.84)、(297.68±79.64)和(327.67±97.86)、(689.47±236.58)、(436.82±173.58)(P<0.05),高淀粉酶血症分别为8.57%和24.00%(P<0.05),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0与16%(P<0.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胰管显影率分别为11.43%和24%(P<0.05),差异有显著性.C、D组患者术后4、12及24 h血清淀粉酶值分别为(148.58±45.41)、(411.43±108.97)、(237.38±59.76)和(388.53±106.34)、(728.64±248.42)、(478.57±197.25)(P<0.05),高淀粉酶血症分别为6.25%和25.oo%(P<0.05),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3.13%与10.71%(P<0.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胰管显影率分别为0和35.71%(P<0.05),差异有显著性.A组中联合超滑导丝者术后4、12及24h的血清淀粉酶值均低于不使用超滑导丝者,且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低于不使用超滑导丝者,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内镜下超滑导丝超选后插管联合鼻胆管引流能有效预防EK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  相似文献   
4.
贲门失弛缓症(简称AC)经气囊扩张术可在X线透视下和内镜下进行。前者操作较费时,也较难对准狭窄的贲门部;后者经内镜活检孔道置囊,其气囊直径较小,故扩张效果均欠满意。自1996年7至1998年2月作者等用自制气囊和国产气囊经内镜放置对本症进行治疗,现将...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慢性胃炎从浅表到萎缩的演变过程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作用,本文对280例内镜诊断为慢性胃炎的胃窦粘膜活检标本进行了病理组织学和HP检测(培养、病理染色和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的分析。结果显示,HP总检出率为632%(177例),其中正常粘膜、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阳性率分别为266%(4例),608%(115例)和763%(58例),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HP阳性率随增龄而增加,CAG的比例及病变分级也随增龄而增大,年轻的CAG患者伴HP感染较多。在HP感染的胃粘膜中,检出活动性胃炎121例(683%)、淋巴滤泡78例(440%)、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29例(163%),三种病变与胃粘膜萎缩的关系非常密切。提示HP感染可促进CAG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我院1992年8月至1994年5月经内镜Nd-YAG激光治疗消化道肿瘤19例,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中,男14例,女5例,年龄17-62岁。食管癌2例(中段1例,下段1例),为磷状上皮癌,均为进展期,进流质困难并有肝及腹膜转移。上...  相似文献   
7.
Barrett食管一例株洲市第一医院钟燎原,易新民患者,女,62岁。因上腹部隐痛10年,吞咽梗阻感3月,呕吐宿食20天,黑便1天,晕厥1次入院。经2次胃镜检查:食管距门齿35~37cm处见一约2.0cm×1.2cm溃疡,表面有白斑样渗出物形成伪膜,周...  相似文献   
8.
Dieulafoy病9例内镜诊断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eulafoy病为一种较罕见的上消化道疾病 ,系先天性疾病 ,由于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经浆膜进入肌层后缺乏逐渐变细的过程 ,而以类同于黏膜的口径进入黏膜肌层 ,在来自动脉变化血流冲击下 ,局部扩张使覆盖于其上的黏膜易受压萎缩 ,造成压迫性溃疡 ,表面黏膜脱落使血管裸露 ,失去外周支持 ,易扩张而破裂出血[1] ,我院近 5年经内镜检查发现 9例 ,现将内镜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自 1997年 2月至 2 0 0 2年 2月 ,共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13 893例次 ,诊断本病 9例 ,检出率 0 .0 65 % ,9例中全部为男性 ,年龄 2 3~ 7…  相似文献   
9.
青年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年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胃镜检出的258例青年人胆汁反流性胃炎进行临床分析,其中76例进行了24h动态胃内pH和胆汁反流的监测(Bilitec2000),另选相匹配的18例非反流性胃炎进行pH及胆汁反流监测的对照。结果所有患者除有上腹痛外,多有上腹饱胀、烧心、呃逆、反酸、呕吐等胃肠动力障碍表现,其中伴消瘦者116例(44.9%),胃镜多为急性胃粘膜炎症表现,缺乏典型内镜特征,24h动态胃内pH和胆汁反流的监测(Bilitec2000)与对照组比较在反流时间百分比、最长反流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但这种反流的增加与胃内pH>4时间无相关性。结论青年人原发性胆汁反流可引起胃粘膜的急性炎症,其临床及内镜缺乏特征性表现,24h动态胃内胆汁反流的监测(Bilitec2000)是可靠的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咽异感症患者的胃食管反流情况,评估胃食管反流在咽异感症病因学及临床表现中的作用.方法 按罗马Ⅱ标准,对26例咽异感症患者进行食管内24 h动态pH和胆汁监测,然后进行7 d的埃索美拉唑(耐信)试验治疗,并选择26例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发生病理性反流者咽异感症8例(30.8%),对照组17例(6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埃索美拉唑治疗后咽异感症7例症状消失,10例症状减轻,有效率65.4%.对照组13例症状消失,9例症状减轻,有效率8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部分咽异感症患者存在病理性胃食管反流,用抑酸治疗有效,提示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可能是咽异感症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