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派杰氏病多见于乳腺,而发生在乳腺外者少见。现将本院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8岁,主诉阴茎部溃烂反复发作8年余。患者8年前无意中发现阴茎根部皮肤有一小红点,擦破后发生糜烂、渗液,以后反复发作,均按“湿疹”治疗,症状时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胆囊癌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 ,不易早期发现 ;又由于胆囊癌恶性程度高 ,病程进展快 ,预后不佳 ,故能否及早诊断直接影响到外科治疗的效果。我院自 1990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共收治原发性胆囊癌17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7例原发性胆囊癌均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男 9例 ,女 8例 ;年龄 42~ 76岁 ,其中 6 0岁以上者 14例。患者多有胆系病史 ,其中并存胆囊结石 9例(5 2 .9% )。临床表现为反复右上腹痛15例 (88.2 % ) ,黄疸 7例 (4 1.2 % ,以阻塞性黄疸为主要表现 ) ,右上腹包块(含胆囊肿大 ) 4例 (2 3.5 % )。17例中 ,术前有 15例行…  相似文献   
3.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我科自 1985年 8月~ 1999年 9月收治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 2 5例 (其中 9例为外院手术后转入 ,不包括同期麻痹性肠梗阻的病例 ) ,其中 15例( 60 .0 % )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earlypostopera tiveinflammatorysmallbowelobstru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中p16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7例胃癌p16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7例胃癌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44.8%,阳性反应以胞核分布为主,阳性表达与胃癌组织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但与分化程度明显相关,高、中分化组的阳性率为53.1%,低分化组阳性率为34.2%(P<0.01)。结论胃癌存在较高比例的p16蛋白阴性表达,提示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p16基因失活起着重要作用。p16蛋白的高表达,可作为胃癌分化良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国产和进口盐酸地尔硫控释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过程,并评价这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单剂量(180 mg)、多剂量(180 mg·d-1×6 d)试验各选20例受试者,受试者随机分组、自身对照口服药物,采用反相HPLC测定血浆中地尔硫的浓度。结果单剂量时,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80.8±25.0)及(89.0±25.6) μg·L-1;tmax分别为(5.75±2.02)及(6.00±2.55) h;t1/2分别为(11.44±1.41)及(10.80±1.44) h;AUC0~t分别为(1 635.6±355.7)及(1610.5±311.7) μg·h·L-1;AUC0~∞分别为(1681.1±356.9)及(1 648.8±312.1)μg·h·L-1;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F为(100.0±17.1)%。多剂量时,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77.6±47.0)及(164.3±36.8) μg·L-1;cmin分别为(44.3±16.3)及(40.3±14.7) μg·L-1;tmax分别为(3.88±2.21)及(3.73±2.20) h;t1/2分别为(10.27±3.05)及(10.73±2.72) h;AUCSS分别为(2 328.9±637.3)及(2168.8±544.5) μg·h·L-1;cav分别为(97.0±26.6)及(90.4±22.7) μg·L-1;DF分别为(142.9±32.3)及(139.5±31.3)%;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F为(94.6±12.3)%。结论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基因(SLC6A2)多态性对患儿右美托咪定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39例术前使用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患儿,用Agena MassARRAY?方法检测患者SLC6A2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型(rs36006、rs40615、rs42460和rs168924)。用SPSS 25.0软件分析SLC6A2基因多态性与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结果对于SLC6A2 rs36006,CC基因型携带者相对于TC+TT携带者更易出现镇静失败(50.00%vs 12.21%,P<0.05)。相比于rs40615 TA+TT基因型,AA携带者更容易镇静失败(42.86%vs 11.64%,P<0.05)。rs42460、rs168924与右美托咪定镇静疗效无显著相关性。4个SNP与右美托咪定引起的低血压均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纳入了SLC6A2 rs36006,其CC基因型是接受右美托咪定的患者镇静失败的危险因素(比值比=11.33,P<0.01)。结论SLC6A2 rs36006和rs40615基因多态性与右美托咪定镇静疗效有关,有可能作为预测右美托咪定疗效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基于报告基因法的高通量筛选细胞模型,用来发现PXR、FXR和LXRα受体激动剂。方法利用Real-time定量PCR方法比较HEK293、Hep G2和LS174T细胞中内源性核受体PXR、FXR和LXRα的表达量,将p SG5-h PXR和p GL3-XREM-CYP3A4、p EGFP-N3-h FXR和EcRETK-Luc、p CMX-FLAG-h LXRα和p GL3-XREM-CYP3A4等质粒分别共转染到工具细胞中,优化共转染比例,并考察阳性药与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强度的量效关系、模型特异性和稳定性。结果 1根据Real-time定量PCR结果,模型选用低表达PXR、FXR和LXRα的HEK293细胞作为工具细胞;2根据不同共转染比例对报告基因活性的结果,PXR、FXR和LXRα报告基因药物筛选模型的报告基因和过表达质粒比例,最终分别选择1∶1、2∶1和2∶1;3模型中,报告基因活性均与相应阳性药物(PXR/Rif、FXR/CDCA和LXRα/T0901317)呈剂量依赖性增长;4仅PXR激动剂Rif、FXR激动剂CDCA和LXRα激动剂T0901317可分别明显增加相应筛选模型的报告基因活性,分别重复5次试验后,计算得Z'值分别为0.58、0.66和0.63。结论该研究建立的PXR、FXR和LXRα激动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对PXR、FXR和LXRα受体激动剂的筛选,进而开发以核受体作为药物靶点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对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转移的准确性。方法本院收治52例乳腺癌患者,术中在乳晕四周或肿瘤周围或活检腔的正常乳腺组织的皮下注射亚甲蓝,进行SLN定位和活检,同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前哨淋巴结的检出,准确率为94.2%,灵敏度91.3%,假阴性率7.1%,阴性预测值为96.4%,特异性为96.6%。结论用亚甲蓝进行SLN定位和活检能较准确预测乳腺癌ALN的转移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表达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管生成的影响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运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测定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15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病理标本COX-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蛋白表达,并进行评分,同时采用D2-40显色淋巴管进行淋巴管密度(LVD)计数测定。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OX-2、VEGF-C较癌旁正常组织表达明显增高;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COX-2、VEGF-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LVD计数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1);60例癌标本中COX-2表达与LVD计数、VEGF-C表达与LVD表达、COX-2表达与VEGF-C表达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71、0.68、0.65,P<0.01)。结论COX-2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淋巴管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通过上调VEGF-C的表达促进肿瘤淋巴管的形成,有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的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剂量因素及冰片对阿魏酸钠在小鼠血浆和脑区中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经ig给予小鼠单用高、低剂量阿魏酸钠或复合不同剂量冰片的低剂量阿魏酸钠,采用HPLC法测定高剂量阿魏酸钠在达峰时间及低剂量阿魏酸钠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浆和脑区中药物浓度,采用PCNONLIN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单给阿魏酸钠低剂量组,其tmax为5.0 min,Cmax为44.μg/mL,AUC0-30为853.9μg/(mL·min);脑区中海马AUC0-30为11.8μg/(g·min).tmax为5.0 min,Cmax为1.4 μg/g;阿魏酸钠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血药浓度仅增加2.5倍;脑区中浓度增加最多的小脑也仅增加1.9倍,其中海马没有增加;联用冰片后,冰片能加快阿魏酸钠在海马的分布,并显著提高其在海马中的量.阿魏酸钠200 mg/kg联用冰片50 mg/kg,海马Cmax与AUC0-30分别增加1.2倍和1.7倍.结论 单纯加大阿魏酸钠的给药剂量不能相应提高其在脑中的浓度,联用冰片可提高其脑内(特别是海马)的生物利用度,阿魏酸钠联用冰片在治疗脑缺血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可能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