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新生儿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剖宫产新生儿20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实验组新生儿在常规观察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观察护理并按照传统方法喂奶。记录并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评分、并发症、远期影响及发育商等指标。结果出生后30d实验组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8.926~14.098,P<0.05)。实验组新生儿常见并发症发生率(26.21%)显著低于对照组(6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025,P<0.05)。实验组新生儿远期影响显著优于对照组(χ2=4.079~5.193,P<0.05)。出生后3、6、12、18、24个月实验组新生儿发育商显著高于对照组(t=10.066~16.174,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剖宫产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评判性思维对剖宫产产妇健康教育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符合剖宫产指征的产妇1069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18例与观察组5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评判性思维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前后的认知需求及心理状况,入院和出院时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产妇焦虑、抑郁状况。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后各种认知需求者均少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评判性思维应用于剖宫产产妇的健康教育中效果良好,不仅能满足其认知需求,还可改善负面情绪,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钟丽晖  徐芮 《河北医药》2014,(2):303-304
新生儿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初为人父人母的独生子女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非常薄弱,护理措施往往很难合理得当,不当极易发生局部感染和出血,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健康,严重可导致败血症并继发腹膜炎,危及新生儿的性命。如何做好新生儿脐部护理是学者们和护理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笔者对分娩出生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观察在不同护理模式下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下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法对新生儿喂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足月新生儿9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母乳喂养方法,观察组对母乳喂养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新生儿的喂养质量.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的内分泌状况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身高、体重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新生儿喂养质量,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通过两种不同肠道喂养方式对极低体重儿生长发育及疾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极低体重儿随机分成实验组30例(间断鼻饲喂养).对照组30例(重力鼻饲喂养).观察患儿喂养时的耐受性、不良反应、并发症.结果 间断鼻饲喂养比重力鼻饲喂养组患儿耐受性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不良反应没有增加.结论 间断鼻饲喂养适用于有吞咽功能的极低体重儿,是增强机体抗病力,减少并发症,减轻患儿家属经济负担.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存质量,缩短住院费用的更合理的喂养方法[1].  相似文献   
6.
徐芮  钟丽晖  顾红 《护理与康复》2016,15(6):579-580
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导管敷料最佳更换频率。方法将80例PICC新生儿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每3d更换导管敷料,观察组每7d更换导管敷料,比较两组新生儿穿刺局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观察组7.5%、对照组2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每7d更换1次导管敷料,有利于减少新生儿PICC局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围生期感染可致先天性感染和生后持续感染,由于病原体不同,可致不同的疾病,出现不同的症状,可引起流产、死胎、早产、先天畸形和宫内发育迟缓等。常见的围生期感染包括TORCH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梅毒感染及生殖道感染。本研究对2005年1月-2008年5月住院分娩产妇合并感染性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信健康教育在提高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名早产儿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早产儿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15年7—12月入住新生儿科的早产儿主要照顾者90名为对照组,2016年1—6月入住新生儿科的早产儿主要照顾者90名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早产儿照护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微信健康教育。比较2组干预前和出院当天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得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早产儿主要照顾者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当天观察组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当天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得分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早产儿主要照顾者的自我效能和对早产儿照护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月将86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出院6个月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 EORTC QLQ-C30)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CL-90量表躯体化得分为(1.45±0.52)分,强迫症状(1.73±0.85)分,人际关系敏感(1.60±0.58)分,抑郁(1.69±0.71)分,焦虑(1.76±0.61)分,敌对(1.54±0.63)分,恐怖(1.29±0.50)分,偏执(1.56±0.58)分,精神病性(1.36±0.51)分,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836,2.711,2.391,4.350,5.514,2.487,1.995,2.032,3.464;P<0.05);观察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躯体功能得分为(69.12±5.67)分,角色功能(67.35±4.71)分,情绪功能(70.59±5.22)分,认知功能(62.41±4.52)分,社会功能(69.24±4.68)分,整体生活质量(69.78±4.37)分,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9.148,12.108,10.604,13.135,8.949,9.938;P<0.05)。结论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应用于宫颈癌患者可有效减少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优质护理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我院NICU治疗的ARDS新生儿90例,均采用相同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儿均接受俯卧位机械通气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通气30min、60min动脉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通气30min和60min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优质护理对ARDS新生儿有良好疗效,可以提高患儿的氧合状态和改善患儿的各项血气指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