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自1988~2004年收治了膀胱破裂患者20例,就膀胱破裂的解剖要点、病因分类、病理、诊断及治疗原则进行了分析,认为膀胱造影是较为可靠的诊断膀胱破裂的首选方法。治疗以抗休克及早期手术为关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由于肾移植受为终末期尿毒症,尽管术前受均经过血液透析治疗,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贫血、高肾素型高血压以及循环系统不稳定性,常伴心功能不全,因此要特别重视心血管方面的治疗。我院自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已行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术102例。其中肾功不全伴心衰17例,经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治疗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年来介入技术的开发,器材的研制及介入治疗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开展大大丰富了介入心脏病学.由于介入治疗的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恢复快,为医生及患者所接受进而深受欢迎,成为继传统的内科、外科治疗之后的第三大治疗方法.2003年4月至2006年5月,我科共行59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骁悉、环孢素A及强的松三联用药与硫唑嘌呤、环孢素A及强的松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骁悉组32例及硫唑嘌呤组70例肾移植术后用药。结果骁悉组急排发生率显著低于硫唑嘌呤组;肾存活率骁悉组亦显著高于硫唑嘌呤组;肾毒性发生率两组相近。结论骁悉组三联用药疗效优于硫唑嘌呤组。毒副作用也小于硫唑嘌呤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室起博对心房纤颤长R-R间距后的VA(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方法:对1例冠心病、心房纤颤长R-R间距后的频发VA患者行VVI起搏器安置术,并比较起搏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VA发生情况。结果:本例患者行VVI起搏后,未出现PS(起搏综合征),分别以50bpm、60bpm、70bpm起搏在室,结果以60bpm起搏右室时,起搏后与起搏前相比,临床症状缓解,VA减少最显著。结论:右室起搏能减少或消除房颤长R-R间距后的VA发生,并且60bpm频率起搏右室可能是缓解症状,消除VA发生的较适频率。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肝素在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0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术中用体重校正低分子肝素钠(LMWH);B组为PCI术中常规用普通肝素(UFH)。结果: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组与B组手术成功率(97.9%和98.8%)、30d内再次血运重建(1例与3例)、急性血栓形成和周围血管并发症(0例与1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PCI术中的应用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7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3例,对照组78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B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13/次,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7d;复方丹参滴丸10粒口服,每日3次,连用15d。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67.9%;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71.8%。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血管内覆膜支架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急性主动脉夹层6例,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49.2±9.8岁。经CT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确诊。所有患者均为Stanford B型。切开右侧股动脉置人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原发破口。置人后重复造影检查。随访行超声心动图或CT检查。结果:支架置入全部成功,术后即刻造影5例无内漏,1例见少量内漏。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均明显扩大,远端降主动脉及分支供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所有患者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扩大,1例有内漏者,无加重。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具有良好的近期治疗效果,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杏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即根据病情常规选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或硝酸类药物等;杏丁组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杏丁注射液,用法为20ml杏丁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疗程。结果:杏丁组治疗后心绞痛缓解和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杏丁组在治疗后平均心肌缺血总时间明显减少而平均心肌缺血减少时间明显增加(P〈0.01),在降低血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方面,杏丁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杏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艰难梭菌毒素B受体结合区CDB3融合蛋白诱导表达条件,在获得高表达融合蛋白后对其进行纯化,为艰难梭菌毒素B受体结合区CDB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奠定基础。方法以诱导前菌液600 nm处的光密度值(OD600)、诱导温度、诱导剂异丙基-β-D巯基半乳糖苷(IPTG)浓度和诱导时间为单变量,分别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半定量分析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及表达形式,以Western blot对融合蛋白进行鉴定,以GST 亲和层析柱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结果融合蛋白诱导表达的最佳条件为诱导前菌液OD6000.8、IPTG浓度0.6 mmol/L、诱导时间12 h、诱导温度30℃,融合蛋白以可溶性蛋白表达形式为主,经纯化后,融合蛋白纯度超过90%。结论本研究成功优化了艰难梭菌毒素B受体结合区CDB3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条件,获得大量表达,并成功对其进行了纯化,为后续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