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病历资料,对肺部感染组及非感染组患者年龄、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尿素下降率及血透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尿素下降率,肺部感染组均显著低于非感染组(均P<0.01);患者原发病、血透频率与肺部感染有关,透析频率低者肺部感染率低于透析频率高者(P<0.05)。结论积极改善贫血及营养状况,充分透析,控制原发病,加强血透室环境管理,是减少血透患者肺部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常见部位及病原体分布情况,以制定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09年6月入住ICU 405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有10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24.69%,医院感染165例次,例次感染率40.7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高;检出病原菌161株,常见病原菌为鲍氏不动杆菌29.19%,白色假丝酵母菌11.80%,铜绿假单胞菌8.7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6.83%,金黄色葡萄球菌6.83%;多重感染、多部位感染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ICU医院感染主要分布于下呼吸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多重感染、多部位感染增加了患者病死率;积极治疗原发病,严格无菌操作,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利于预防ICU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探讨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52例老年人ARF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 13例肾功能完全恢复,10例肾功能好转,6例需依赖透析治疗,死亡18例(占34.6%).结论 老年人ARF病因以药物性为首位,死亡率较高,治疗上宜尽早透析疗法.  相似文献   
4.
传染科是内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学生必不可少的实习内容之一.笔者通过近年来的教学体会及调查发现,传染科的实习效果不尽人意,阻碍了医学生全面技能的提高.自2010年始我院科教科引入OSCE教学评价体系,加强临床综合技能的培训和考核,注重心理疏导,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谱,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入选2008年1月-2009年6月入住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深部痰液病原菌培养,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结果革兰阴性杆菌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占66.9%,以鲍氏不动杆菌占优势,为31.6%;革兰阳性球菌占10.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8.1%;真菌感染占22.8%,除真菌耐药率较低外,其他病原菌均有较高耐药性,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达69.8%。结论 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发生了变化,真菌感染率上升,多药耐药菌增多,临床医师需密切关注分离菌的变迁及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胸腔积液的病因,治疗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为18.8%,病因分析营养不良7例,心功能不全5例,结核性胸水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治愈10例,好转4例,死亡1例。结论:营养不良和心功能不全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针对病因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头孢吡肟致尿毒症抗生素脑病1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笔者遇见头孢吡肟致尿毒症抗生素脑病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37岁。为肾移植术后4a,移植肾失功患者。已行维持性血液透析3a余,血液透析2次/周。因肉眼血尿2d入院,无发热,伴有尿痛。体检:BP160/90mmHg,T36.8℃,P86次/min,贫血貌,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晰,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药物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47例药物致ARF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 老年组32例(68.1%),少尿型ARF患者21例,少尿时间为(10±4)天,24例需血液透析治疗,死亡4例;青年组15例(31.9%),少尿型ARF患者5例,少尿时间为(7±4)天,6例需血液透析治疗,1例患者死亡.两组共治愈37例,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5例,5例死亡.结论 药物致ARF老年人发病率及病死率均高于青年人.内科综合治疗联合血液净化治疗疗效好,对抢救ARF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骨髓瘤肾病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科1998~2004年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肾病2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