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小儿性脑瘫指以妊娠至新生儿期间各种原因所致脑的非进行性变为基础,形成永久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其症状在2岁前出现。脑瘫患儿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常伴多项脑损伤相关缺陷,其中合并智力低下和心理障碍者较多。我院自2000年成立小儿脑瘫康复中心以来,已收治脑瘫患儿2000多例,在对患儿的康复治疗当中发现,  相似文献   
2.
脑性瘫痪是指婴幼儿大脑未发育成熟之前,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非进行性损害或损伤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瘫痪及视觉、听觉、言语行为、情感等障碍的一组综合征。随着现代化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很多濒临死亡的新生儿经过抢救而获得了生命,同时也使很多的脑瘫痪儿而得以生存。家长一旦得知自己的孩子被确诊为脑瘫后大多是难以接受的,根据这几年与众多脑瘫痪儿家长的接触和交谈,发现多数家长都由一些共同的心理表现,其心理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脑瘫患儿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性瘫痪是由脑损伤所致的运动发育落后及姿势异常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行为异常和视听觉障碍等并发症。是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给患儿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重的负担。为了早期干预及早期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及提高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应及时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使脑瘫患儿的足外翻畸形通非手术治疗达到矫治。方法对158例有足外翻畸形的脑瘫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特定部位加强进行神经-肌肉治疗仪,电针,推拿,穴位封闭等治疗。结果足外翻畸形消失98例,足外翻角度减轻10度以上者32例,足外翻角度减轻5度以下者28例。结论脑瘫患儿足外翻畸形的非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鉴于脑性瘫痪患儿的心理特点,为患儿实施人文关怀,使脑性瘫痪患儿得到更多精神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安慰,使他们受到尊重和同情。方法:对60例不同类型的脑瘫患儿实施人文关怀,把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中,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服务。结果:病人满意度调查显示:总体满意度达到98%。结论:通过实施人文关怀,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使患者受到关爱、尊重,与患儿建立了亲情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