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39篇
  2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miR-452-5p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异常表达对食管癌KYSE-150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和EMT进程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就诊的86名ESCC患者的癌组织样本和对应的癌旁组织,用qPCR法检测miR-452-5p及其他相关基因在ES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向KYSE-150细胞中分别转染miR-452-5p mimic或pcDNA3.1-SOX7构建过表达的细胞株。分析miR-452-5p表达与ESCC病理特征和患者5年OS的关系。用MTS、Tanswell法检测miR-452-5p过表达对食管癌KYSE-150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和EMT进程的影响;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及TOP/FOP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iR-452-5p与SRY盒转录因子(SOX7)3’UTR区的结合作用及对Wnt/β-catenin通路活化水平的影响。结果:miR-452-5p在ESCC组织中呈明显高表达(P<0.01),并与ESC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5年OS密切相关(均P<0.01)。mi...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中Smad4(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homolog4)基因启动子区及第1外显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TGF-β1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取110例贲门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分别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Smad4基因的甲基化情况,RT-PCR方法检测Smad4 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mad4和TGF-β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贲门腺癌组织Smad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5.5%(6/110),Smad4基因第1外显子5′非翻译区的甲基化率为24.5%(27/110),相应癌旁正常黏膜均未检测到此两个位点的甲基化,癌组Smad4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贲门腺癌中Smad4基因5′非翻译区发生甲基化的比率显并高于启动子区(P〈0.01)。贲门腺癌组织中Smad4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其甲基化与蛋白表达之间呈负相关。TGF-β1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65.5%)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15.5%)(P〈0.01),且随肿瘤分期的增高和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TGF-β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Smad4蛋白和TGF-β1蛋白在贲门腺癌中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在贲门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Smad4基因第1外显子的5′非翻译区比启动子区更易发生高甲基化而导致基因沉默,Smad4甲基化及TGF-β1的过表达可能是贲门腺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护理学的模式也由功能制、责任制护理,发展到今天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视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满足病人身心、文化、心理、社会需求,为病人提供最佳的优质服务。这就对我们护理人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护士从责任制护理繁荣的表格中解脱出来,把时间还给护土,把护士还给病人,一切以病人为出发点,满足病人需求。为此,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我院于1998年初将开展整体护理工作同优质服务结合起来,收效显著,下面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采用有氧操联合持续心理干预的方法对其焦虑抑郁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7-01~2020-01共9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根据干预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给予康复指导,观察组46例给予有氧操联合持续心理干预,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及免疫功能.结果:干预后,两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FBXO32基因的表达,探讨该基因在E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RT-PCR及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法检测食管癌细胞和ESCC组织中FBXO32 mRNA及蛋白表达,观察DNA去甲基化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itydine,5-aza-dC)对食管癌细胞系(TE1、TE13、T.TN、Yes-2)FBXO3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TE13、T.TN、Yes-2细胞株中均未检测到FBXO32 mRNA及蛋白表达,在去甲基化剂作用后,4株食管癌细胞株中FBXO32基因表达均上调。FBXO32 mRNA在ESCC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24±0.15和0.49±0.21,ESCC组织中FBXO32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51例ESCC组织中,12例FBXO3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3.5%,明显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70.5%,P<0.01),且FBXO32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FBXO32基因在ESCC中的异常低表达与E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甲基化可能是其表达沉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灯盏花素与洛伐他汀联用对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从代谢酶的角度揭示灯盏花素对洛伐他汀药动学产生影响的机制。方法 采用探针药物法及RT-HPLC法测定咪达唑仑在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的浓度,评价灯盏花素与洛伐他汀联用对CYP3A4酶活性的影响。通过RT-PCR反应来检测CYP3A4酶mRNA基因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从蛋白翻译水平上分析灯盏花素与洛伐他汀联用对大鼠肝脏CYP3A4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洛伐他汀与灯盏花素联合用药后,洛伐他汀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显著升高,从0.39 mg?L-1 上升到1.08 mg?L-1 ,清除率从3.36L?h-1?kg-1降低到1.08L?h-1?kg-1,药物半衰期从5.0h延长到6.2h,联合给药后洛伐他汀的AUC从2.42mg?L-1?h-1上升到4.22mg?L-1?h-1。洛伐他汀组与空白组比较CYP3A4酶活性均没有明显变化;灯盏花素组及灯盏花素联合洛伐他汀组与空白组比较发现均抑制CYP3A4酶活性;灯盏花素与灯盏花素联合洛伐他汀组CYP3A4酶mRNA 表达量均较空白组显著降低;CYP3A4酶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洛伐他汀组与灯盏花素联合洛伐他汀组与空白组比较CYP3A4酶蛋白含量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洛伐他汀与灯盏花素联用,灯盏花素通过抑制其基因转录水平抑制CYP3A4的活性,使大鼠体内药动学过程发生变化,洛伐他汀药物的代谢减慢。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椎动脉发育情况,并分析其与后循环梗死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对58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颅外段椎动脉检查,观察椎动脉起点、走行、管径及血流速度,判断有无异常。结果共有67例(11.4%)诊断为椎动脉发育异常,其中后循环脑梗死患者52例(22.1%)、前循环脑梗死患者15例(4.2%),两者比较,P〈0.01;52例椎动脉发育异常的后循环梗死患者中,椎动脉颈段入横突孔位置异常8例(合并椎动脉内径纤细6例)、椎动脉内径纤细48例、椎动脉颈段呈“C”或“S”形弯曲2例。结论脑梗死患者颅外段椎动脉发育异常率较高,可能为后循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对椎动脉发育异常者积极控制血管危险因素,有利于预防后循环脑梗死及降低其病死率、严重残障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神经细胞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紧急对症处理并行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相关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建立方法及指标评价体系.方法 SD大鼠麻醉后开胸,手术组结扎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梗后心衰模型,假手术组采取仅在相同结扎位置穿针,不结扎的方法.术后8周处死.术前、术后5分钟、处死前分别记录标准肢体导联心电图、心脏超声,评价电生理、心功能指标;处死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评价病理改变;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B型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结果 该研究中手术组及假手术组手术存活率分别为72.5%、75.0%;手术组术后5分钟心电图Ⅰ、Ⅱ、aVL导联出现ST段抬高,T波高耸的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术后8周ST段、T波回落;此外,术后8周的手术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均低于假手术组(均为P<0.01),HE染色可见残存心肌细胞、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增生等慢性纤维化表现,Masson染色显示梗死区残存心肌纤维之间纤维瘢痕组织形成;血清BNP水平也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为P<0.01).结论 冠脉结扎法建立心梗后心衰模型存活率高、简单易行,采取的心电、心功能、病理、检验评价指标获取简单、重复性强,便于对模型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经门诊检查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30例,根据眼底检查以双眼是否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为对照组53例(无DR),观察组77例(有DR).记录患者病程、体重指数、血压,测量空腹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可能影响DR的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体重指数、空腹血清C肽值低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与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清C肽存在显著相关性(P <0.05或P<0.01).结论 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C肽是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