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CT灌注原始图像联合依达拉奉在脑卒中患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治疗脑卒中患者90例作为对象,所有患者经血管造影检查确诊。手术前所有患者行CT灌注原始图像诊断,记录患侧部位局部脑血流(CBF)、局部脑血容量(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指标(以健侧作为对照)。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观察组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14 d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同时比较2组诊断效果、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 90例脑卒中患者经CT灌注原始图像确诊87例,血管造影检查符合率为96. 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患侧CBF水平低于健侧(P 0. 05);患侧MTT水平高于健侧(P 0. 05);观察组治疗后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14 d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CT灌注原始图像用于脑卒中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给予患者依达拉奉治疗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用一般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2次/日,静脉滴注,14天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82.85%,对照组长显效率54.28%,治疗组一例皮疹,一例转氨酶轻度升高,一例肌酐轻度升高,两组之间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口服中成药稳心颗粒治疗功能性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功能性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停用目前服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后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每次1包,3次/d,温开水冲服,4周1个疗程。结果34例患者服用稳心颗粒4周后症状改善和动态心电图期前收缩减少明显,总有效率94%,1例出现轻度消化道反应,1例轻度头昏面红,均无需停药。结论稳心颗粒在控制室性期前收缩特别是控制功能性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效果肯定,用药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丹芪通脉胶囊的疗效及对冠状动脉(冠脉)微循环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于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4例STEMI患者,入院后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根据PCI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芪通脉胶囊。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冠脉血流分级、心功能指标、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及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PCI后6个月的冠脉血流分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PCI后1个月冠脉血流3级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水平明显升高,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LVEF、S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LVE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29%(P0.05)。结论丹芪通脉胶囊佐治STEMI可有效改善冠脉微循环障碍,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