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3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2007年山西省太原市学校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2005-2007年山西省太原市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太原市2005-2007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7年太原市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共发生12起,其中以小学最为常见,占事件的75%;2005-2007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以4-6月为多,占全部暴发疫情的75%;2005-2007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乙类、丙类和非法定传染病,各占33.3%,主要病种为水痘,占33.3%;在12起传染病暴发疫情中,经呼吸道传播的占75%,其次为经肠道传播占25%。发病人数672人,波及人数65 949人,罹患率为1.02%。结论2005-2007年太原市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乙类、丙类和非法定传染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其次为经肠道传播。  相似文献   
2.
<正>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已知各种病毒性肝炎中危害最严重的一个类别,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要加强控制并最终消灭的传染病[1]。在我国,乙肝也是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2],2006年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相似文献   
3.
类鼻疽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主要是通过接触含有致病菌的水或土壤, 经破损皮肤感染, 食入、鼻孔滴入或吸入病菌污染物也可致病, 但人与人之间传播罕见[1]。该病易复发, 且病死率较高。有研究显示, 我国类鼻疽主要高发于海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等地[2]。山西省太原市属于北温带地区, 2022年之前从未有过类鼻疽病例的报告。2022年7月22日, 山西省人民医院报告了太原市首例输入性类鼻疽病例, 接到报告后, 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迎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对该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后续处置, 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根据区域大气污染源分布研究确定区域大气污染物历史暴露浓度,确定健康调查工作范围。方法用多源扩散数学模型计算健康调查区域内的大气污染物历史暴露浓度。结果根据计算的历史暴露浓度绘制污染物等值浓度图,为环境卫生健康调查工作提供图文并茂的环境状况,并对如何准确利用数学模型进行探讨。结论利用多源扩散数学模型是研究健康调查区域内大气污染物历史暴露浓度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用多源扩散模式测定区域大气污染浓度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环境医学研究证明 ,煤烟型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危害是与人群历史暴露量、暴露浓度密切相关的〔1〕。大气环境污染状况将是健康调查工作的基础。本文推荐利用多源扩散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健康调查区域内的大气污染物历史暴露浓度 ,并在此基础上绘制污染物等值浓度图 ,为环境卫生健康调查工作提供图文并茂的环境资料。同时也对如何准确的利用数学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死因监测分析是为了确定该城区居民的主要死因,通过对2014年山西省太原市城区居民的死因登记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其死亡率、死因构成及顺位等相关指标,找出危害群众健康的疾病,为疾病防控工作提供资料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次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水源井水质良好,质量一级的占76.2%,可安全饮用的水源井(包括质量一级、二级)占94.6%,5.3%的水源井受到轻度污染。南区地下水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三项指标随时间的推移呈升高趋势,预测达到卫生标准要求最高限值的时间分别为:2034年、2018年、2029年。并且南区地下水总硬度与氯化物呈高度正相关,与氟化物呈高度负相关,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可进行有关预测。  相似文献   
8.
9.
1994-2003年太原市法定传染病发病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太原市近年法定传染病发病水平,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动态数列描述太原市1994-2003年10年报告的各种传染病的病种状况及主要病种的动态概况.结果 太原市1994-2003年的传染病总发病水平维持在317.41/10万左右,各年度之间呈下降趋势;排列前5位的主要传染病为痢疾、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淋病和梅毒,其中,乙肝和肺结核呈上升趋势,痢疾、甲肝、淋病和梅毒呈下降趋势.结论 这10年中,各种传染病得到较大程度控制,特别是1999年以后防控效果显著.预示肺结核和乙肝的防制将应成为今后的重点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