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旨在探讨伊贝沙坦降低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4 6例 ,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方法 ,于每日 6~ 9点服用伊贝沙坦 75~ 3 0 0mg ,或西拉普利 2 5~ 10mg ,每日 1次。受试者取坐位 ,测量左右上肢血压 ,取其平均值 ,记录所有报告和发现不良反应。结果 :伊贝沙坦组 4周总有效率为 74 93 % ( 4 8 64 ) ,显效 5 1 5 6% ( 3 3 64 ) ,有效 2 3 43 %( 15 64 ) ,无效 2 5 0 7% ( 16 64 ) ;西拉普利组 4周总有效率为 70 49% ( 4 1 61) ,显效 47 5 4% ( 19 61) ,有效 2 2 95 % ( 12 61) ,总有效率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伊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与西拉普利疗效相似 ,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国产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欣维宁)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AMI)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无复流和急性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明确诊断STAMI患者在行急诊PCI支架置入后发生无复流和急性血栓形成,立即给予国产盐酸替罗非班(欣维宁)治疗,先以0.4μg·kg^-1·min^-1的剂量在3min内冠状动脉注射,30min后以0.1μg·kg^-1·min^-1的速度静脉泵入维持48h。结果无复流及急性血栓在5min内完全消失,同时经1周的观察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替罗非班冠脉内直接注射联合急诊PCI,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开通率,可能成为更安全、有效的再灌注手段。  相似文献   
3.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并发心室颤动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AG)中发生心室颤动(VF)的发生率及其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800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发生心室颤动病例及其原因。结果1800例(CAG)术发生Vf13例(0.09%),VF均发生于多支血管病变,其中双支血管病变5例,3支血管病变7例,左主干病变1例。发生VF前冠状动脉压力均下降,随即发生VF。结论VF易发生于左主干及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在CAG中要密切注意压力及心电图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开搏通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但是以往由于用量过大,毒副作用较为明显,曾一度被临床抛弃,为了验证小剂量转换酶抑制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我们用小剂量开搏通(6.25mg~12.5mg)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4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位置及介入治疗对QTd及QTcd的影响。方法 :16 7例已行冠脉造影术且心电图及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 ,按如下进行分组 :(1)按病变狭窄程度分为 :①无狭窄组 ,冠脉造影示病变狭窄 <5 0 % ,33例 ;②轻度狭窄组 ,冠脉造影示病变狭窄≥ 5 0 %且 <70 % ,5 7例 ;③重度狭窄组 ,冠脉造影示病变狭窄≥ 70 % ,77例。 (2 )根据病变位置分为 :①前降支组 ,4 9例 ;②回旋支组 ,38例 ;③右冠脉组 ,4 7例。 (3)根据介入治疗分为 :①术前组 ,10 3例 ;②术后组 ,10 3例 ;③非介入治疗组 ,6 4例。观察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位置及介入治疗对QTd及QTcd的影响。结果 :冠脉狭窄≥ 70 %对QTd及QTcd影响明显 (P <0 .0 5 ) ,而冠脉狭窄 <70 %对QTd及QTcd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冠脉病变所处位置对QTd及QTcd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介入治疗前后QTd及QTcd变化明显 (P <0 .0 5 ) ,介入治疗术后与无狭窄组相比 ,QTd及QTcd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冠脉病变位置对QTd及QTcd无影响 ,病变狭窄程度及介入治疗对QTd及QTcd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病与慢性炎症有关.血浆C反应蛋白(CRP)浓度可作为慢性炎症的标志物。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中较少可降低血浆CRP的水平,国外最近报道,普伐他汀能降低血浆CRP浓度,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国内此方面的研究甚少,为证实普伐他汀能否降低血浆中CRP浓度,作者进行了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7.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为一少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现将 5例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5例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 ,男性 3例 ,女性 2例。入院后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 5个半衰期 ,术前行食管心房起搏诱发心动过速。常规穿刺右颈内 ,左、右股静脉 ,置入冠状静脉窦、希氏束、右心室心尖部及高位右心房标测电极导线。进行高位右心房分级递增 (S1S1)及程序期前刺激 (S1S2 、S1S2 S3 、S1S2 S3 S4 )诱发心动过速 ,记录心内电图。送入 7FWebster大头导管至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前…  相似文献   
8.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病因室性早搏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心功能NYHAⅠ~Ⅲ级的室性早搏患者136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4粒,3次/d;对照组Ⅵ服心律平150mg,3次/d,疗程4周。观察2组患者室性早搏的总有效率、症状改善率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症状改善率为8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症状改善率6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室性早搏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不同病因的室性早搏有明显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廊。  相似文献   
9.
肾上腺髓质素(ADM)是参与心血管活动调节的舒血管活性肽,对心力衰竭有代偿性保护作用。二尖瓣狭窄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内皮素合成和分泌增加,同时拮抗上述物质的肾上腺髓质素的分泌增加。本文旨在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后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水平的变化,揭示其与手术疗效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远期随访研究,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D介入治疗的患者61例(男25例,女36例),于手术前、手术后3d、3个月、6个月、1、2、5年分别进行随访,包括询问症状、检查心电图了解有无心律失常;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封堵器状态、残余分流情况、心脏结构、心功能、有无封堵伞移位等。结果术后随访,右心房上下径、左右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左右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在术后3d就明显缩小,术后3个月进一步缩小(P〈0.05)。右心室舒张末期长径在术后3个月才明显缩小(P〈0.05)。术后3个月,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进一步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右心房、右心室大小基本恢复正常。术后3d,左室舒张末前后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均逐渐增大(与术前比较,尸〈0.05);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每搏量及左室射血分数均逐渐增大(P〈0.05)。3个月后左心功能进一步改善,至12个月时,左心房、左心室大小及左心室功能恢复正常(P〈0.01)。,随访期间,15例出现心悸症状,半年内自愈,无其他并发症。结论ASD介入治疗在消除异常分流的同时,有效改善心脏结构和功能,长期疗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