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技术日益成熟,是目前临床实验室自动化的发展趋势。该科通过建立自动化流水线,实现了临床标本自动化检测,对TAT时间等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建立自动化流水线优化了实验室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更好的管理临床实验室标本、护送人员,提高双工仪器和流水线的工作效率、减少差错、缓解医患关系、提高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方法医院自主设计开发条码系统,通过打印试管条码、护送人员胸牌、患者回执单等功能,将信息条码化,在采样、收样、送达、签收、核收、检测、审核、报告等各个环节,利用扫描条码,如试管条码、胸牌、回执单,记录各种信息,实现临床实验室质量信息化管理。结果在遵循ISO 15189标准的前提下,实现了试管条码打印、胸牌打印、回执打印等功能。结论经三甲医院实际使用验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较强的实用性、较高的可用性和较好的易用性,为今后临床实验室全面信息化建设、实验室ISO15189认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物理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早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髋部骨折出现早期DVT患者使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加物理治疗,疗程7d,复查彩超了解血栓形成的恢复情况,并检测凝血象及血小板指标.结果 治疗后彩超提示12例患者下肢血流信号基本恢复正常,凝血指标(PT、APTT、TT)及PLT变化处于正常范围.结论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物理疗法可以有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五个厂家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胱抑素C)试剂检测性能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10-A2文件,使用五种试剂分别对胱抑素C低值、中值、高值标本进行检测,计算偏倚、总不精密度及其截距、斜率、携带污染、非线性、漂移性,并判断其临床可接受性.结果 五个厂家的试剂总不精密度均在允许的范围内,截距、非线性、漂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德曼试剂测定值偏倚大于允许偏倚,其余四个厂家试剂偏倚在允许范围内;科华、景源、迈克、美康的试剂存在携带污染.结论 科华、景源、迈克、美康胱抑素C试剂合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试剂稳定,性能指标基本符合临床要求,但携带污染还有待理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谱分析在自身免疫性肝病(AL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4例肝病患者中各类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分布、年龄、性别特征及自身抗体(ANA)、肝抗原自身抗体阳性率。结果864例患者中,病毒性肝炎763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5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37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4例和重叠综合征(OS)9例。ALD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病毒性肝炎组ANA、抗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A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1型抗体(LKM-1)的阳性率分别为23.3%、4.6%、1.0%;AIH组ANA、ASMA、抗LKM-1、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抗体(抗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抗SLA/LP)、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阳性率分别为78.1%、70.6%、7.8%、5.9%、9.8%、29.4%;PBC组ANA、ASMA、抗线粒体抗体亚型M2(AMA-M2)的阳性率分别为83.9%、37.8%、86.5%。结论自身抗体检测是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必要条件,但这些自身抗体也可见于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五个不同厂家血清胱抑素C(Cys C)检测系统的分析性能进行评价和验证.方法 采用美国雅培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五个不同厂家胱抑素C试剂组成的检测系统测定血清胱抑素C,评价的方法学性能指标为精密度、线性、抗干扰性及偏倚.结果 Cys C浓度在0.9~7.1 mg/L时,各厂家试剂总不精密度(CV)<6%.在0.6~5.6 mg/L浓度范围,各厂家均有良好的线性范围.血清中一定浓度的胆红素、血红蛋白和乳糜对五个厂家Cys C的测定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与厂家声明相符.除利德曼外各厂家的偏倚均小于15%.结论 五个厂家Cys C试剂的主要分析性能:精密度、线性、抗干扰性、偏倚的验证结果与厂家声明基本一致,但利德曼试剂测定结果与Randox质控品存在偏差.  相似文献   
7.
临床生物化学在临床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检测方法的不断更新和自动化,培养快速掌握生化检测技能,不断更新所学知识,适应检验科临床工作的优秀毕业生,对于检验医学的不断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是否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始动因子之一及其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预后、复发率、死亡率的关系.方法:采用胶体金双抗体夹心法测定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6 h内及1、4周CRP的水平.结果:大面积组发病后6 h内、1、4周CRP水平高于中等、小面积组(P<0.01);中、重型组发病后4周CRP水平均高于轻型组(P均<0.01);复发、死亡组CRP平均值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1).结论:CRP是脑梗死的始动因子之一,并可了解缺血性脑卒中病情的严重程度,是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复发率、死亡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输尿管结石致重度肾积水伴肾癌1例赵启传,吕京光,李汝强,郭广波患者男,64岁。右腰背部胀痛3个月,伴腹胀,食欲不振。体检:腹部饱满,右侧触及约30cm×20cm×15cm包块。影像学检查:腹部平片见右腹密度增高,无肠管含气影。第四腰椎体上部水平左侧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