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阜新市氟中毒病区主要分布于阜新县、彰武县和细河区,氟病屯319个,受害人口13万。中、重以上病区屯占80.6%。1979年开始对中、重病区打井改水,至1990年共建防氟井112眼,改水村屯138  相似文献   
2.
创伤性湿肺是胸部外伤中常见的继发性改变,首先由Brford(1945年)报道并命名,后经Daniel氏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国内70年代就陆续有对本病的论述和报道。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提供更加明确的诊断,现将我院2004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湿肺39例,报告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39例创伤性湿肺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其中男32例,女7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49岁,以30~60岁男性为多见。临床表现:以胸痛、气短、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休克为主要症状。外伤原因:车祸伤15例,高处坠落伤17例、重物挤压伤4例、钝器打击伤3例。…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67岁,于1991年7月30日胸透查体发现右胸部贴胸壁有一椭圆形阴影。一年来,按局限性胸腔积液治疗。肿物阴影无明显变化。于1992年9月12日入院治疗。体检:体温36.6℃。发育营养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廓无畸形。心肺听诊正常。腹部平软。化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3.6g,白细胞68×10~9/L,中性0.65,淋巴0.29。 X线检查:右中肺野外带见一大小约为3×4cm的椭圆形阴影,密度较浅淡而均匀,边缘清楚(图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教育管理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知识经济的形成使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而知识的主要载体、传播者、创造者都是人。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教育人。在高校的管理中,应该逐步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应成为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新模式。1人本管理理论的演进随着管理学家对人性理论的研究,出现了“经济人”、“社会人”和“复杂人”假设,可以说,管理理论的演变史,就是对人性的认识史。“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哲学上由来已久。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人之初性本善的看法,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相似文献   
5.
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即进食前将胃管经口腔插入胃内,经胃管将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水与药物注入胃内,注入完毕随即拔管的营养供给法。它既是一种进食代偿手段,也是一种治疗吞咽障碍的方法[1]。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不仅会造成机体营养代谢失调,还会因进食不当引发吸入性肺炎,重者危及生命。2006年1—12月我科对3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实施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黄蒽醌类化合物在有或无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是否能激活人肝癌细胞(HepG2)胰岛素信号通路。方法 通过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细胞活性,利用醛固酮(ALD)构建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考察2.5~20μmol/L浓度的大黄蒽醌类化合物(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能否激活HepG2细胞胰岛素信号通路。利用葡萄糖含量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葡萄糖,利用糖原含量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糖原,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蛋白激酶B((p-Akt/Akt)、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5~20μmol/L浓度的大黄蒽醌类化合物(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对HepG2细胞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然而,有或无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均能增加p-Akt/Akt、p-GSK-3β/GSK-3β比值(P<0.05)。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处理组的葡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滴入替加氟、氟尿嘧(5-FU)分别与草酸铂(L-OHP)联合对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67例晚期胃癌患者分别接受方案A(32例)和方案B(35例)治疗。方案A:替加氟800mg/m^2,持续静脉滴入(24h),d1~d5;甲酰四氢叶酸(LV)200mg/m^2,静脉滴入(2h),d1~d5;L-OHP135mg/m^2,静脉滴入(2h),d1。方案B:5-FU750mg/m^2,持续静脉滴入(24h),d1~d5;LV与L—OHP应用方法同方案A。均21d为1个周期。结果:67例患者中CR9例,PR34例,有效率64.0%。TTP和MST分别为7.2个月和11.3个月。方案A有效率高于方案B,分别为68.8%和6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7,P=0.456)。初次化疗患者有效率高于既往接受化疗者,分别为73.7%和60.4%。对复治患者方案A有效率为69.6%,方案B为52.0%,尽管方案A组有效率呈现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45,P=0.214)。两种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均易于耐受。结论:持续静脉滴入替加氟、氟尿嘧啶分别与草酸铂联合可以作为晚期胃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电针和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联合治疗阿尔兹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HIIT组、联合组(电针+HIIT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120 mg/(kg·d) D-半乳糖皮下注射和100 mg/(kg·d) 无水AlCl3腹腔注射进行AD模型大鼠造模。于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干预,电针组和联合组采用0.25 mm×13 mm不锈钢针灸针平刺百会穴、直刺肾俞穴,深度2~3 mm,接电针仪强度1.0 mA,2.0 Hz疏密波,20 min/日,每周治疗5 d,连续3周;HIIT组和联合组均采用HIIT运动方案进行训练,每日训练50 min,每周训练5 d, 为期3周;正常组和模型组不行任何干预。分别于造模第4周后和干预3周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采用水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HE染色观察海马区组织形态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胆碱乙酰基转位酶神经元(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含量;用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髓细胞触发受体2(TREM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 结果 干预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电针组、HIIT组和联合组认知功能降低、海马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血清中SOD、chAT水平和海马中TREM2 mRNA、DAP12 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清中MDA、AchE含量和海马中的ERK1 mRNA和ERK2 mRNA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除HIIT组的平台穿梭次数和血清中DAP12 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电针组、HIIT组和联合组的其余行为学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血清中的SOD、chAT和海马中TREM2 mRNA水平均明显增加,血清中的MDA、AchE和海马中的ERK1 mRNA、ERK2 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电针组和联合组DAP12 mRNA水平显著提高(P<0.05);与联合组比较,电针组和HIIT组认知功能降低、海马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血清中的SOD和chAT及海马中的TREM2 mRNA和DAP12 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清中的MDA和AchE及海马中的ERK1 mRNA、ERK2 mRNA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 结论 电针联合HIIT可能通过激活TREM2通路来促进大鼠抗氧化能力,改善AD大鼠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间歇时间磁刺激对星形胶质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方法 将传代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1 s间歇组、5 s间歇组和10 s间歇组,分别给予相应间歇时间磁刺激,观察不同间歇时间磁刺激对星形胶质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星形胶质细胞在磁刺激作用下,采用PEA-15磷酸化阻滞剂Bis I、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阻滞剂U0126处理细胞,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星形胶质细胞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PEA-15和pERK1/2表达。 结果 1 s间歇时间磁刺激可明显增强星形胶质细胞迁移能力,促进PEA-15及ERK1/2磷酸化,并提高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加入Bis I可降低ERK1/2磷酸化水平及MMP-9表达,减弱磁刺激对星形胶质细胞的促迁移作用;经U0126试剂处理后,发现磁刺激对星形胶质细胞的促迁移作用显著下降。 结论 1 s间歇时间磁刺激能促进星形胶质细胞PEA-15磷酸化,提高ERK1/2磷酸化水平,进而增强下游蛋白MMP-9表达,从而促进星形胶质细胞迁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