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坐骨结节囊肿的CT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坐骨结节囊肿的CT表现及CT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坐骨结节囊肿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摄骨盆正位X线平片及行CT平扫,其中2例尚行CT增强扫描。结果 12例骨盆正位片示坐骨结节骨质及其附近软组织均未见异常改变;CT平扫于坐骨结节与臀大肌之间的间隙内可见单个多房囊性水样密度肿块,边欠清,其横断面略呈锥形,锥尖朝前。增强扫描示肿块内无明显强化,但分隔及边缘可有轻度强化,且厚薄不均。结论 坐骨结节囊肿的CT表现较有特征性,CT扫描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典型囊性淋巴管瘤的CT、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不具典型囊性影像学表现的淋巴管瘤8例.CT检查7例,MRI检查1例.结果:颅面部3例,颈部2例,小肠系膜2例,躯干体表1例.主要表现为:(1)实性密度肿块5例;(2)囊实性密度肿块2例;(3)肿块内高密度出血灶2例;(4)病灶内出现钙化灶2例;(5)病变浸润周围结构3例.结论 CT、MRI影像学检查对不典型囊性淋巴管瘤多数可以诊断,对术前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儿童强直性脊柱炎(JAS)患者髋关节病变的X线表现及其病变分级与中轴关节下段病变分级的相关性.方法: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对71例确诊的JAS患者的骨盆和腰椎X线平片进行阅片分析及BASRI评分.结果:髋关节问隙变窄25.35%(36/142)、股骨头基部骨赘形成22.54%(32/142)、髋臼囊变21.83%(31/142)、股骨头囊变19.01%(27/142)、髋臼骨赘形成16.20%(23/142)等征象最常见,常合并存在,且一般双侧髋关节均受累.髋关节与腰椎、骶髂关节及中轴关节下段(腰椎+骶髂关节)受累程度级别呈正相关(r=0.511、r=0.412、r=0.492,P<0.01).结论:与骨质增生、骨赘形成共存的关节间隙变窄是JAS髋关节受累的特征性表现.JAS髋关节病变与腰椎和骶髂关节病变同步进展.  相似文献   
4.
PTEN/MMACl是位于染色体10q23.3上的抑癌基因,该基因的突变失活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简单概述该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巨淋巴结增生的临床及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巨淋巴结增生的临床及CT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巨淋巴结增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8例共9个病灶,术前全部误诊。CT扫描6例,平扫呈均匀中等密度,其中4例边缘光滑清楚,2例边缘欠清不规则。6例均明显强化,强化程度稍低于邻近大血管。结论本病临床无特异表现,术前确诊率低,CT表现为中等密度软组织肿块且显著强化,较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对脊柱关节病(SpA)骶髂关节炎骨质侵蚀(BE)的误诊、漏诊原因,旨在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47例SpA患者骶髂关节行CT和MRI横断面扫描。以CT为对照、以关节面为单位,统计MRI对BE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并分析其原因。结果:MRI的BE误诊率24.6%(28/114)、漏诊率27.0%(20/74)。误诊原因:BE周围局限性骨质增生硬化(n=8)、骨皮质与骨板下骨髓交界面不光整(n=12)、韧带部容积效应(n=4)以及图像噪声影响(n=4)。漏诊原因:BE病灶位置表浅(n=4)、BE周围骨质增生硬化(n=10)、化学位移伪影影响(n=4)以及未仔细辨认(n=2)。结论:SIJ骨质增生硬化是导致MRI误诊、漏诊BE的主要原因,全面认识各种误诊、漏诊原因有助于提高MRI对BE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CT血管成像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诊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提高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4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CT血管成像表现。结果4例CT平扫均表现为肠系膜上静脉增粗,3例腔内密度增高,1例腔内等密度,密度与同层面主动脉密度相仿,CT血管成像均示肠系膜上静脉内充盈缺损,静脉壁环形强化。1例门静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同时见广泛充盈缺损。3例伴发肠梗阻。结论肠系膜上静脉CT血管成像对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对于怀疑本病的患者应及早行CT血管成像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节细胞神经瘤(ganglioneuroma,GN)的CT、MR表现,旨在提高影像认识。资料与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GN,CT平扫加增强7例、仅CT平扫2例、MR平扫加增强1例。分析总结病灶部位、形态、密度、边界、强化及与周围结构关系等影像特点。结果 10例GN病灶均单发,位于颈部(n=2)、后纵隔(n=1)、腹膜后间隙肾上腺外(n=3)、肾上腺(n=3)及跨椎管内外(n=1)。形态呈类椭圆形或不规则,在解剖间隙间呈"嵌入式"生长。CT平扫密度低于肌肉而高于水,内见斑点状钙化(n=5)及云絮状中等密度灶(n=5);MR平扫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多期增强扫描病灶内云絮状实性灶轻度渐进性强化(n=5);肿块边界均清楚,推压周围结构、但未见浸润破坏征象(n=10);1例病灶与周围结构粘连严重手术未能完整切除。结论 GN的CT、MRI表现有一定特点,掌握其影像学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MR在显示病灶与周围结构关系方面优于C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在体外鉴别浆膜腔渗出性与漏出性积液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42例胸腔积液或腹腔积液体外样本,根据Light's标准将其分为渗出液组(n=32)和漏出液组(n=10)。对积液进行体外能谱CT扫描,应用宝石能谱成像软件,测量样本的有效原子序数、水(碘)浓度、碘(水)浓度、40-140KeV(间隔5KeV)单能量CT值和混合能量CT值、计算能谱曲线斜率。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别,组间计量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渗出液组的有效原子序数、混合能量CT值及能谱曲线斜率(7.26±0.24、13.16±7.64HU和0.25±0.12)与漏出液组的(7.32±0.09、8.56±4.89HU和0.23±0.09)无差别(p0.05)。渗出液组水(碘)浓度(1024.87±5.44mg/ml)高于漏出液组(1017.60±4.45mg/ml)(p0.05);而碘(水)浓度渗出液组(-3.24±1.51mg/ml)与漏出液组(-3.04±1.10mg/ml)无差别(p0.05)。在40-50KeV单能量区间两组CT值无差别(p0.05);在55-140KeV单能量区间渗出液组CT值高于漏出液组(p0.05)。结论能谱CT体外测定浆膜腔积液的水(碘)浓度和55-140KeV单能量区间CT值可能对鉴别渗出液与漏出液有帮助,其临床应用价值需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腰椎活动性炎症的MR表现,及其与骶髂关节CT分级的关系.方法 64例AS患者.行MR腰椎矢状STIR/SPIR及T1脂肪抑制延迟增强扫描,分析腰椎炎症MR表现(包括急性椎体炎、椎间盘炎、关节突关节炎及附着点炎).椎体炎按Berlin评分分析.40例同时行骶髂关节CT平扫,按修订的纽约标准分级,与腰椎炎症、椎体炎行相关分析.结果 64例AS患者,椎体炎42例,椎间盘炎6例,关节突关节炎37例,附着点炎32例.腰椎侵犯总阳性率85.9%.其中椎体炎阳性率为65.6%.L1/2阳性率为34.4%,为各腰椎体单位最高,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累的椎体单位中,以L5/S1最重(平均评分1.23分),与T12/L1,L1/2,L2/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骶髂关节CT分级的患者是否有腰椎炎症活动的差别无统计意义(P>0.05);不同CT分级患者椎体炎程度(Berlin评分分布)的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患者腰椎侵犯并不少见,主要为椎体炎、关节突关节炎及附着点炎.椎间盘炎最少见,椎体炎中以L1/2常见.腰椎是否有炎症活动可能与骶髂关节CT分级无关:椎体炎程度也可能与骶髂关节CT分级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