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外伤性肠破裂是临床常见的,如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病人生命。1990~1998年本院共收治2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男19例,女7例,年龄14~74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5例,跌伤9例,刀刺伤2例。部位:小肠破裂18例(69.2%),结肠破裂4例(15.5%),多发伤4例(15.5%)。1.2 临床表现:均有外伤史,主诉腹痛,发病时间0.5~22h,T>38.0℃14例(55.5%),腹膜刺激征21例(80.8%)。因合并实质性脏器损伤或就诊时间偏长致BP<12.0/8.0kP…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分析结直肠癌患者608例,其中发生手术后并发症26例。发生吻合口漏11例中,6例行近端结肠造痿术,2例改行Hartmann手术。3例经保守治愈;骶前出血4例皆行纱布卷填塞;左侧输尿管损伤2例均行一期输尿管吻合术;造口坏死2例行二期造口术;造口狭窄1例行二期手术重建;腹内疝2例,行盆腔腹膜修补、部分小肠切除术;吻合口狭窄4例均行指法扩张术。结果死亡2例,1例为骶前出血致出血性休克,1例为吻合口漏致粪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认为结直肠癌手术后并发症与手术操作有直接关系,预防和治疗手术后并发症是降低手术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腹膜后巨大淋巴结增殖是发生在腹膜后的一种良性肿瘤 ,临床少见 ,文献亦鲜有报道 ,术前难以确诊 ,往往经病理证实为该病。现将我科近年来诊治的 3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 1:男性 ,36岁 ,因左上腹肿块 6个月入院。体检 :神清 ,一般情况可 ,左上腹可触及 10 .0cm× 8.0cm大小肿块 ,质硬 ,活动度差 ,表面光滑 ,轻压痛 ,浅表淋巴结未及。B超示左上腹实质性非均质性肿块。血常规、生化检查、KUB+IVP等未见异常。术中见左上腹膜后肿块 14 .0cm× 10 .0cm× 8.0cm ,质地较硬。肿块包膜下血管丰富 ,呈曲张状态 ;与左肾下极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1年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颅内出血64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手术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结果2周后ADL评定分级为:Ⅰ级18例,Ⅱ级22例,Ⅲ级16例,Ⅳ级3例,Ⅴ级3例,死亡2例。结论小骨窗开颅创伤小,直视下血肿清除彻底,疗效好,恢复快,适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传统神经外科救治模式和急诊一体化救治模式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对照组即传统模式组按传统的急诊科常规抢救治疗处理,新模式组采用创伤急救一体化模式进行抢救,从有效救治时间和救治效果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传统治疗模式相比,新模式组在从患者入院到进手术室的时间来看,平均每例患者能节45~60 min,从治疗效果来看,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和救治效果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脑外科、急诊科进行一体化整合,治疗场所前移,可使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高效有序,从而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如何快速又经济地治疗该病是临床医生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本研究探讨软通道置管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腰穿置管引流联合罗氏芬短期反复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84例颅内感染患者经腰穿置管引流 罗氏芬鞘内注射治疗的经验。方法腰穿置管引流并向鞘内注入罗氏芬进行治疗,将0.1g罗氏芬 0.9%氯化钠注射液10ml 地塞米松10mg,缓慢鞘内注射,每日2次。注药后夹闭引流管4~6h后松开持续引流。每次用药前先留取脑脊液作常规及细胞学检查。结果80例全部治愈出院,无不良后遗症。结论腰穿置管引流 罗氏芬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