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急性疼痛不同,不仅对机体有害,而且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病率为0.6%~1.5%,预计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患病率也将逐渐增高[1].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评估刺血拔罐对不同年龄段急性期带状疱疹治疗的临床效果,为老年患者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按照不同年龄段,将67例患者分为两组:老年组37例,60~90岁;中青年组30例,28-59岁。每组再随机分为两个亚组,老年治疗组(n=19,A组)和老年对照组(n=18,B组);中青年治疗组(n=15,C组)和中青年对照组(n=15,D组)。治疗组采用药物、刺血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神经阻滞治疗。采用VAS评分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A组、B组、C组、D组的VAS分别为:7.66±1.13、7.94±1.11、8.00±1.16和7.97±1.12;治疗5W后,4组的VAS分别为:1.53±0.81、2.50±0.73、1.30±0.82和1.63±0.83。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采用刺血拔罐配合药物的综合治疗疗效与中青年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W后,中青年患者神经阻滞治疗疗效优于老年患者。结论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情,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对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来说,刺血拔罐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超激光照射治疗下肢神经病理性疼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直线偏光近红外线(超激光)照射腰交感神经节,治疗下肢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超激光治疗仪,以L_2为中心对腰交感神经节进行照射,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照射30 d.评价指标为下肢皮肤温度、VAS评分及痛阈.结果 照射后皮肤温度明显高于照射前(P<0.01),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痛阈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 超激光照射对下肢神经病理性疼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郑蓓洁  王祥瑞 《上海医学》2013,36(2):156-157
带状疱疹(HZ)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中,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次激活后出现的一种临床表现。10%~30%感染VZV的患者会患HZ[1]。VZV潜伏于神经节内,当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潜伏的病毒便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在该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恶性疾病的患者更易发生HZ[2-3]。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带状疱疹的早期诊断及早期综合治疗,观察其对急性期疼痛缓解及后遗痛预防的疗效.方法:36例带状疱疹急性期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抗病毒药物、曲马多、加巴喷丁、局部神经阻滞及超激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病毒药物、布洛芬缓释胶囊、局部神经阻滞及超激光照射治疗.采用VAS评分及睡眠影响指数(SIS)对疼痛程度及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治疗组VAS及SIS平均为6.81±1.76及6.62±1.86,对照组VAS及SIS平均为6.57±1.45及6.43±1.75;治疗五周后,治疗组VAS及SIS平均为1.38±1.47及1.02±1.71,对照组VAS及SIS平均为2.27±0.92及2.00±0.65.治疗组后遗痛的发生率为4.8%,对照组为13.3%.结论:带状疱疹的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不仅可以减轻急性症状,还可减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针刺内关穴预处理通过迷走神经-肥大细胞通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电针刺内关穴预处理组(EA组)、迷走神经切断组(VC组)及迷走神经刺激组(VS组)。分别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前(T0)、针刺30 min后(T1)、阻断30 min(T2)、心肌缺血再灌注30 min(T3)及缺血再灌注120 min(T4)抽取股静脉血0.5 mL,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在T4时间点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组织中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率。结果 IR、EA和VC组在T3及T4时间点的血清LDH及CK-MB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IR和VC组在T3及T4时间点的血清LDH及CK-MB均高于其余3组(P值均<0.05)。与T0时间点比较,IR组在T2、T3及T4时间点的血清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EA和VS组在T1、T2及T3时间点的血清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至T4时间点基本回复至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