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5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77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肾联合移植手术(SPK)是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同所有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相似,SPK术后患者面临两大问题:一是随时可能出现的移植物排斥反应,二是感染。由于SPK患者术前已经罹患糖尿病,术后又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因而感染在目前仍是造成移植物丧失功能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作者报告了3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的经验。患者术后胰腺和肾功能均恢复良好,停用胰岛素,血肌酐、尿素氮降至正常。2例术后1周并发胰周脓肿,经引注痊愈。作者认为胰肾一期联合移植可同时纠正糖尿和尿毒症。本组2例胰肾有功能存活分别为3年和1年11个月。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56例肝细胞癌进行抗体标记,探讨鼠抗人肝细胞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mouse anti-hcpatocyte,HEP)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多效蛋白在大肠癌恶性化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多效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 ,以及对大肠癌恶性化的影响。方法采用RT PCR和免疫组化染色 ,对 2 4例大肠癌组织和 19例大肠癌癌旁组织的多效蛋白mRNA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 4例大肠癌组织和 19例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多效蛋白mRNA的各有 18例。多效蛋白不但表达在肿瘤细胞 ,还表达在其他间质细胞中。大肠癌组织中多效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34%vs.9% ,P <0 0 5 )。 (94 % )大肠癌多效蛋白mRNA主要由内源性多效蛋白转录 ,且表达在肿瘤的 4个分期中 ,而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多效蛋白仅融合转录在Ⅲ、Ⅳ期肿瘤上 (31% )。结论多效蛋白尤其是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多效蛋白与大肠癌的恶性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及肠系膜脂肪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2001年收治的18例原发性腹膜后及肠系膜脂肪肉瘤病人经手术治疗27例次的临床资料。结果 脂肪肉瘤占同期经手术探查的原发性腹膜后及肠系膜实体瘤的31.6%(18/57);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增大的腹部包块与消化道症状:病理类型以高分化型多见(13/18);首诊后16例获得临床根治性切除,6例复发性脂肪肉瘤病人,共接受15次手术;全组合并单侧肾切除6例,部分结肠切除4例,部分空肠切除和胃大部切除各1例;肠系膜脂肪肉瘤手术多采用完整切除术(8/10)。结论 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必要时可行联合脏器切除术,但不应强求根治;为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对多发肿瘤不能完整切除者应积极实施姑息性减瘤术,多次复发者有条件可多次手术;采用完整切除术、尽量避免肠切除治疗对多发性及复发性肠系膜脂肪肉瘤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肝移植的适应证与手术时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的肝移植事业在21世纪的前5年已取得辉煌的成绩。一些大的移植中心1、3年生存率已超过90%、80%。作为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惟一手段,肝移植手术的推广应用与供肝匮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大。美国2005年22 200例终末期肝病患者中仅有5 200例实施了肝移植手术[1]。我国现今的器官分配体系尚不完善,如何严格掌握肝移植受者选择和手术时机选择显得极其重要。1肝移植适应证受者手术适应证的合理选择、病情的正确估计和积极全面的术前准备是肝移植获得成功的首要环节。肝移植的适应证为:①各种类型的终末期肝硬化;②各种原因所致的中晚期肝衰竭;…  相似文献   
7.
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中胆道重建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是肝移植实验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模型。目前,"二袖套法"肝移植模型已经成为标准术式。在胆总管直径较细的情况下,常规的胆总管重建方法的插管难度较大,而反复插管容易使胆总管撕裂,导致插管失败和术后胆道并发症。本实验在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中采用改进的胆总管单支架管方法进行胆道重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小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淋巴细胞趋化因子(lptn)的表达情况及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 A, CsA)的抑制作用。 方法: 改良Banff评分系统判断同种小鼠移植心急性排斥反应程度,RT-PCR检测移植心组织内淋巴细胞趋化因子表达水平,ELISA方法检测心脏移植小鼠脾细胞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活性。 结果: C57BL/6-Balb/c急性排斥组小鼠移植术3 d后脾脏显著增大。术后第5、7 d移植心肌间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评分分别为2.667±0.577和2.333±0.577。C57BL/6-Balb/c+CsA组小鼠移植术后脾脏肿大明显减轻,术后第5、7 d心肌间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评分分别为1.000±0.000和1.333±0.577。急性排斥组和CsA处理组小鼠移植心脏在术后第5 d和第7 d都可检测到Lptn mRNA阳性表达,但CsA处理组Lptn mRNA的表达明显弱于急性排斥组。治疗剂量的CsA可以完全抑制NFATc1活性。 结论: Lptn在早期移植免疫事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CsA仅能部分抑制Lptn mRNA的表达。活化T细胞Lptn的表达调控存在NFAT以外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复合造模法建立绝经期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从骨形态计量学角度探讨双黄益骨方的防治作用、量效关系及作用机理。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7组。除假手术组,均行卵巢摘除术及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绝经期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术后第10、24周取各组大鼠左股骨行骨形态计量学检测。结果:模型组骨小梁平均厚度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预防组较模型组骨小梁数增加,间距缩小。自身前后比较,假手术组骨小梁面积减少,厚度变薄;模型组骨小梁面积显著减少并与假手术组差异显著。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骨小梁面积均显著提高。高剂量中药组骨小梁数增加明显高于模型、低剂量中药和立普妥组。低剂量中药、立普妥组较模型组骨小梁平均厚度显著增加。高、低剂量中药组骨小梁间距较模型组显著变小。立普妥组皮质内洞穴面积较假手术组明显扩大,而中药高、低剂量组皮质内洞穴面积较立普妥组显著缩小。结论:模型组骨量显著减少,并与成模时间呈正相关。随着月龄增长,正常组松质骨也呈骨量减少、结构退化改变;预防组对去卵巢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改变具有一定阻抗作用;中药、尼尔雌醇、立普妥能阻抗骨量减少、骨结构退化,尤以中药组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30例乳腺癌组织和术前及术后血液中的t-PA和PAI-1活性,并分析其与乳腺癌各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术前血液中及组织中的t-PA活性均与乳腺癌的各病理参数无关,而术前血液中及组织中的PAI-1活性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肿瘤分期有关,且二者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5916,P<0.01)。术后血液中的PAI-1活性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组织中和术前血液中的PAI-1活性测定可能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以决定治疗方案和选择术后化疗方案,比较术前与术后血液中的PAI-1活性有助于判断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