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湖北省居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进行居民心理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20年2月10 — 12日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在湖北省抽取1 157名居民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  结果  湖北省1 157名居民中,有16.51 %的居民有焦虑症状,且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职业居民焦虑状况不同(均P < 0.05);有51.51 %和13.74 %的居民有中度和高度恐惧,且不同性别和年龄居民恐惧状况不同(均P < 0.05);有20.22 %和73.38 %的居民对战胜疫情有中度和高度信心,且不同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居民战胜疫情的信心状况不同(均P < 0.05);有35.87 %和25.24 %的居民中度和重度担忧因此次疫情而遭受歧视,且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和居住地居民担心受歧视状况不同(均P < 0.05)。  结论  湖北省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且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和居住地也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因此对湖北省居民应给予早期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二期手术切除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二期手术切除。术后1周比较2组肝功能各项指标、临床疗效,随访1年后比较2组生存率、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5.0%,对照组为6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后的生存率为7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5%,且观察组1年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肝功能各项指标,包括AST、ALT、TBil、DBil、IBil、TP、Alb、PA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二期手术切除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1年后生存率,改善其肝功能各项指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龚健  贺安勇  郑晨  黄文达 《安徽医学》2018,39(3):337-339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梗死与凝血功能障碍的关系,分析其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82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梗死部位的分布情况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析颅脑损伤继发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182例颅脑损伤的患者中,外伤性脑梗死24例,发生率为13.19%.15例梗死病灶位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占62.50%,9例位于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占37.50%;GOS评分预后良好148例(81.32%),预后不良34例(18.68%).血小板计数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异常、D-二聚体水平升高及DIC评分≥5分是颅脑损伤继发外伤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入院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5分、凝血酶原时间异常、纤维蛋白原异常、D-二聚体>2 mg/L、DIC评分≥5分及外伤性脑梗死是颅脑损伤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凝血功能障碍是外伤性脑梗死发病的重要机制,监测和干预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技术的革新推动了21世纪手术的发展,微创外科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外科手术的方式.其中腹腔镜手术因具备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美容效果好等特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操作者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学习曲线的存在,导致腹腔镜手术在开展的初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无创面罩、经鼻导管及有创机械通气三种方法监测的新生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 tid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PetCO 2)及其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PaCO 2)的相关性。 方...  相似文献   
6.
重点研究了间接动态血压监测产品的设计原理和目前该类产品上市前的审评要点,结合已上市产品审批情况,分析目前间接动态血压监测产品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对急性毒物中毒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毒物中毒患者32例均在洗胃、导泻、利尿及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行HP治疗,分别于第1次行HP前及行HP治疗后1,2h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正常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及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并观察患者出血情况。结果HP治疗1,2h时PLT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2h时PLT较治疗1h时增高(P〈0.05);HP治疗2h时D-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治疗1,2h时PT,APTT,INR,FI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发生透析导管处渗血2例,消化道出血1例,血尿1例,口腔出血1例,皮肤大片瘀斑1例。结论HP治疗可导致患者血小板计数下降,不影响其他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8.
现在,很多学者对早期血管成形术与存活14日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1年生存率的关系执有不同意见。例如:FRISC Ⅱ的研究认为,早期介入性血管再通可带来生存率的明显提高;相反,TIMI ⅢB等研究认为,无论是否作血管成形术,疾病的死亡率相似。该试验目的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提高O-糖基化水平对CHO-K1细胞中突变型R406W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及细胞轴突转运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将突变型PSG-5 R406W tau质粒和PSG-5空载体质粒转染CHO-K1细胞。将成功转染PSG-5 R406W tau质粒的CHO-K1细胞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加入20μM的NAG-Ae及等量的DMEM/F12培养基,转染PSG-5空载体的细胞为空载体组,培养12 h。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au蛋白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tau蛋白的糖基化及磷酸化水平;荧光漂白后恢复技术(FRAP)检测三组细胞漂白后荧光恢复的速度以表示细胞轴突转运速度。结果转染空载体的细胞未见tau蛋白表达,转染PSG-5 tau R406W的细胞tau蛋白呈高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O-糖基化水平分别为1.30±0.09、0.59±0.04(P<0.05)。实验组tauThr205、tauS-er396、tauThr212位点磷酸化水平分别为0.44±0.21、0.98±0.01、0.44±0.19,对照组分别为1.11±0.38、1.34±0.22、0.79±0.05,两组相比,P均<0.05。10、40、70 s时实验组荧光强度分别为262.00±12.50、300.00±10.00、461.66±10.40,对照组分别58.33±10.40、131.66±11.54、208.33±14.43,空载体组分别为514.00±10.14、888.33±11.06、1188.00±10.60,三组相比,P均<0.05。结论提高CHO-K1细胞的O-糖基化水平有助于减轻突变型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水平,改善细胞轴突转运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采用肽聚糖(PGN)刺激变态反应性哮喘产妇新生儿脐带血中嗜碱性粒细胞,测定其Toll样受体2(TLR2)的表达及白细胞介素(IL)-4的分泌,探讨PGN对变态反应性哮喘产妇新生儿脐带血中嗜碱性粒细胞的作用.方法 自2008年3 月1日至2009年3月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住院分娩的12例变态反应性哮喘产妇(哮喘组)和16例健康产妇(对照组)的新生儿脐带血中提纯嗜碱性粒细胞,采用PGN刺激,经TLR2荧光抗体标记后,通过流式细胞术从抗体水平测定脐带血中嗜碱性粒细胞的TLR2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技术从核酸水平观察TLR2 mRNA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的上清液中IL-4含量(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孕妇年龄、分娩方式、分娩孕龄及脐带血采集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及原位杂交结果显示,采取PGN刺激后,哮喘组新生儿脐带血中嗜碱性粒细胞TLR2蛋白表达及核酸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清液中IL-4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LR2介导的天然免疫反应通过嗜碱性粒细胞释放介质而导致变态反应性炎症发生.细菌成分可通过TLR2受体激活嗜碱性粒细胞(尤其有变态反应性疾病遗传史时)释放介质,可能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