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三维形状自动分类法。作者采用超高速×线断层成象法(电影CT)研究了19位受试者(其中10人的左心室正常,9人异常)。根据采集的数据,按下列步骤将他们的左心室分为正常和异常两类。首先,用一螺线坐标系中的矢量来描述每个人的左  相似文献   
2.
3.
一、导言生物信号通常有着一个有限带宽的频谱。实际上信号的记录会受到来自生物体及环境噪声的干扰。例如,ECG信号的记录会受到宽带肌电噪声的干扰,而低通滤波器能抑制频率高于所需信号截止频率的噪声。对生物信号求微分是一种很有用的提取信号中的瞬态信息的信号处理手段。在数字滤波器中,低通滤波与求微分通常是作为两个串联的环节。人们已作了一些研究以将这两个环节合二为一,从而构成  相似文献   
4.
奉化市儿童卫氏并殖吸虫肝损害报告郑敬禕,张光荣,李茂荣,王志岳315500浙江省奉化市防疫站自1973年以来,作者在浙东奉化市首先发现小儿以发热、腹痛、消瘦,纳差、乏力、肝肿大、肝功能损害和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加为特征的肺吸虫病例。临床上易与肝炎或其他肝...  相似文献   
5.
<正>病例资料47岁,女性,农民,既往无吸烟史及其它病史。此次主因活动后喘息1年余、加重3月入院。患者2012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重体力活动后喘息,到当地县医院行心电图及Holter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间断服用稳心颗粒治疗,未到呼吸科就诊,未行胸部影像学检查。2013年9月出现喘息加重,日常活动即感喘息明显。2013-10-07到当地医院心内科行冠  相似文献   
6.
自1973年以来,我市先后发现小儿以发热、腹痛、消瘦、纳差、乏力、肝肿大、肝功能损害和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加为特征的肺吸虫病例。解剖当地自然感染的犬、猫及人工感染犬,获得虫体经鉴定均为卫氏井殖吸虫。现将21例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l诊所依据①肺吸虫成虫抗原皮试阳性;②有食生(半生)蟹史;③嗜酸性粒细胞增多;④相应肺吸虫临床症状。1.2一担资料21例中男14例,女7例。最小3岁,最大12岁,其中5-8岁11例。全部病例来自肺吸虫病流行区。1.3;陆床表现ZI例均有发热、乏力、纳差及咳嗽等症状,发热多为微热.咳嗽以…  相似文献   
7.
尽管袖套电极的临床应用已有20年之历史,但已公布的有关袖套电极募集特性的数据尚不足以用来为设计可植入式刺激器的工程师们建立一套规范。本文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他们测定了4只猫体内的神经袖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一种用于评估电刺激对抗肌控制器的新颖的实验动物模型以及用这一模型评估简易的开环和闭环控制器的方法。这些控制器使用了一对作用于单个关节点的对抗肌。在这种新颖的模型上测试了单关节电动神经假肢控制算法。该模型包括一个受试者,他用操纵杆向控制器输入信号,控制器  相似文献   
9.
不同季节3种桃叶珊瑚中桃叶珊瑚苷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桃叶珊瑚属3种植物的HPLC和TLC方法,比较不同季节中3种桃叶珊期植物中桃叶珊瑚苷的含量.方法 采集不同季度的3种桃叶珊瑚采用70%乙醇回流提取桃叶珊瑚普,用TLC和HPLC法对桃叶珊瑚苷进行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结果 3种桃叶珊瑚中桃叶珊瑚苷含量均高于2%,其中以洒金桃叶珊瑚最高;在4个季度的比较中,又以1月采集的含量最高.结论 3种桃叶珊瑚植物具有较好的药用开发价值,为制定桃叶珊瑚属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农民,主因“咳嗽、咳痰3月余”于2015年8月10日入我院。既往体键,近3个月体质量下降4 kg。2015年5月初患者无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泡沫痰,无咯血,无发热、盗汗等其他不适,自服止咳类药物,无改善。2015年7月初患者咳嗽较前加重,痰量较前稍增多,为白色黏痰。2015年7月 7日当地医院胸部 CT (图1)提示双肺下叶见多发结节,右肺下叶见一肿块。右肺下叶肿块经皮穿刺活检病理:镜下为肺组织,纤维组织明显增生,较多炎细胞浸润,切片未见癌及典型结核结节, TB (-)。免疫组化:CK (上皮+),TTF-1(-),CK7(上皮+),P40(-),CD56(-),LCA (炎细胞+), Ki-67(-)。诊断为肺炎,先后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静脉滴注2周,咳嗽、咳痰症状无明显好转。2015年7月 29日复查胸部 CT (图2)示右肺下叶肿块增大,考虑肺癌可能性大。为进一步治疗,2015年8月10日入住我科。入科后查体:听诊左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呼吸音低,右肺底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余未见明显异常。血气分析(未吸氧):pH 7.43,PaO282 mmHg (1 mmHg =0.133 kPa ), PaCO241 mmHg, HCO3-27.3 mmol/L。血白细胞1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2%。肿瘤标志物全套未见异常。血真菌 G、GM试验阴性。8月1 1 日胸部 PET-CT (图3)示右下肺一软组织肿物,大小约11.2 cm×6.7 cm,SUVmax为8.6,边缘尚光整,左肺数个软组织结节,大者约1.9 cm ×1.1 cm, SUVmax为1.1,边缘光整,纵隔及右肺门多个高代谢淋巴结,SUVmax为3.4,考虑特殊菌感染,恶性肿瘤不能除外。8月12日支气管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图4)。8月14日病理(图5)回报(右肺占位经皮穿刺):镜下见增生纤维结缔组织,其间较多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其内见大量隐球菌,考虑隐球菌感染。特殊染色结果显示:PAS (+),抗酸(-),六胺银(+)。免疫组化:CD68(+),Vimentin (+),CK (-), TTF-1(-),CK7(-)。行头颅核磁和腰椎穿刺检查,均未见异常。明确诊断为肺隐球菌病。静脉滴注氟康唑注射液(0.4 g/d)2周,患者咳嗽、咳痰症状逐渐缓解,后持续口服氟康唑胶囊(0.3 g/d),于2016年5月17日复查胸部CT (图6)示右肺肿块及双肺结节较前明显缩小。目前继续口服氟康唑胶囊(0.3 g/d),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