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剂99mTc-HYNIC-TOC在正常小鼠体内分布、荷瘤裸鼠显像、异常毒性及估算人体医学内照射剂量。方法将本科室自主标记的99mTc-HYNIC-TOC 0.2 mL/100μCi注射于小鼠尾静脉,并于给药后0.5、1、2、4、6 h取血处死,检测小鼠体内生物分布,另进行安全性与毒性实验。将各相应脏器每克百分注射剂量(ID%/g)数据转化到人体脏器百分注射剂量,利用OLINDA/EXM软件计算各脏器及全身的内照射辐射吸收剂量。建立荷瘤AR42J裸鼠,经尾静脉注射0.2 mL活度为1 mCi99mTc-HYNIC-TOC后,分别于2、4 h行小动物SPECT/CT显像,数据经处理后勾画感兴趣区(ROI)并计算肿瘤与非肿瘤(T/NT)放射性比值。结果该显像剂血液清除快,本底低,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泄。注射2 h后,肿瘤组织即有明显的放射性摄取,T/NT达7.1,显像效果最佳。人体内照射剂量估算结果显示,小肠对99mTc-HYNIC-TOC的吸收剂量最高,为6.40E-03μGy/MBq,全身有效剂量为4.59μSv/MBq,对全身各主要脏器的辐射剂量均较小。结论 99mTc-HYNIC-TOC人体应用安全,无毒性,是非常理想的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的显像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未检出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标本进行原因分析,并评价该情况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方法 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未检出PDW的标本,采用涂片观察血小板形态大小、聚集、小红细胞及细胞碎片等; 对该类标本行手工血小板计数,并比较其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的一致性; 复查PDW。结果 在200例PDW未检出的标本中104例(52%)可见大血小板,36例(18%)可见血小板聚集,28例(14%)可见小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32例(16%)无明显形态异常; 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或细胞碎片标本血小板手工计数结果与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 全血细胞分析仪复检PDW,有64例(32%)标本有结果,其中以大血小板标本为主(50例)。结论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未检出PDW的原因主要有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小红细胞或细胞碎片等,该类标本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异常,应行血小板手工计数校正。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尚不能在肿瘤治疗早期即对疗效进行有效判断,而活体凋亡显像能在细胞水平对肿瘤组织的改变进行早期、无创、动态监测,从而准确判断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反应。磷脂酰丝氨酸(PS)由细胞膜内侧翻转到细胞膜表面是细胞凋亡早期最具特征性的改变之一,这使得PS成为细胞凋亡显像的有效靶点。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膜联蛋白可选择性与翻转到细胞膜表面的PS结合,从而可在体内对早期疗效进行判断。由于在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开始24 h后即可观察到大量的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因此活体凋亡显像有助于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指导性意见。本文在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两方面对膜联蛋白凋亡显像在抗肿瘤治疗早期疗效评价中的机制、应用、局限性及未来发展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5.
背景与目的:诱导细胞凋亡是肿瘤化疗的机制之一,分子影像能在活体内无创、动态地检测细胞凋亡,有助于药物筛选和疗效分析。本研究旨在探讨N-琥珀酰亚胺-4-氟苯甲酸酯偶联的氟-18-膜联蛋白B1(18F-SFB-AnnexinB1)显像剂早期评价化疗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行性。方法:以SFB作为中间体将18F标记到AnnexinB1上。了解18F-SFB-Annexin B1在健康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特性。建立Walker-256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化疗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 200 mg/kg,n=3),对照组注射等体积无菌0.9%的氯化钠溶液(n=3)。24 h后静脉注射18F-SFB-Annexin B1,分别于注射后1、2、3、4 h进行PET/CT显像。比较肿瘤/肌肉放射性摄取率比值(T/M)与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法测定凋亡指数(AI)的关系。结果:18F-SFBAnnexinB1放化纯度>95%,生物分布显示肾脏放射性最高,其次为肝、脾和心肌,显像剂在体内清除速率快。化疗组与对照组各时间点T/M比值分别为4.38±0.56、6.75±1.16、6.44±1.12、4.81±0.17和2.35±0.14、2.99±0.55、3.04±0.41、2.33±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23.790、16.913、14.046、77.517,P均<0.05)。TUNEL染色AI分别为(21.00±0.04)%和(8.58±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539,P<0.05),且T/M值与AI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0.91,P<0.05)。结论:18F-SFB-AnnexinB1能早期反映化疗诱导的细胞凋亡,有望用于活体细胞凋亡分子显像和早期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大量输血的危险因素及对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行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患者33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相关实验室指标、各种血液成分用量及患者转归数据.根据红细胞用量分为大量输血组(红细胞用量≥20 U)与非大量输血组(红细胞用量<20 U),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大量输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332例患者中大量输血组18例.年龄(P=0.013)、手术时间(P<0.001)、术后6h胸液量(P=0.006)和再次开胸止血术(P<0.001)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大量输血的危险因素.大量输血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115.5(40.8,202.0)h比22.0(15.0,43.5)h]、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11.5(5.5,21.0)d比5.0(3.0,6.0)d]和住院时间[22.0(19.8,27.3)d比15.0(12.0,19.0)d]均延长,术后贫血[87.0(84.0,109.0)g/L比102.0(91.0,111.0)g/L]、低氧血症(22.2%比5.1%)、感染(27.8%比8.3%)、肾功能不全(33.3%比2.5%)和住院病死率(33.3%比3.5%)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术中止血困难致手术时间延长、术后早期出血过多和再次开胸止血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大量输血的危险因素.大量输血与患者并发症和住院病死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骨转移瘤的Na18F PET/CT显像,并比较其与Na18F PET和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ECT显像对骨转移病灶的诊断效能。方法对临床15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分别行Na18F PET/CT、Na18F PET和99Tcm-MDP ECT显像,将肉眼可见的骨骼热区记为转移、无法定性和非转移病灶,通过临床随访最终定性诊断为转移病灶、非转移病灶,比较3种检查方法探测骨转移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Na18F PET/CT和Na18F PET均检出全部168处病灶,99Tcm-MDP ECT探测到全部病灶的64.88%(109/168)。当无法定性的病灶被计入转移病灶时,Na18F PET/CT、Na18F PET和99Tcm-MDP ECT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0%、100%;99.17%、72.92%;66.67%、39.58%。前两者与后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8、χ2=8.2、χ2=18.0、χ2=25.4,P均<0.05)。当无法定性的病灶被计入非转移病灶时,Na18F PET/CT、Na18F PET和99Tcm-MDP ECT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0%、93.75%;93.33%、79.17%;57.50%、81.25%。PET/CT、PET较ECT灵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1、χ2=22.5,P均<0.05),而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4.8、χ2=0.44,P均>0.05)。结论 Na18F PET/CT用于骨转移瘤显像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度兼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动物SPECT/CT日常质量控制。方法对影响和衡量小动物SPECT/CT显像质量的近场均匀性(NFF)模型、Jaszczak模型、SPECT定量模型、CT几何校正和Hounsfield模型进行测量及校正。结果 NFF性能指数(FOM)均<20,4个探头分别为13.38、15.46、16.06和13.08。Jaszczak模型给出的分辨率为1.1 mm。当孔板为ATP102,核素为99mTc和125I时,SPECT定量因子分别为0.002 29和0.006 43;而当孔板换成ATP108时,定量因子分别为0.001 95和0.004 01。CT几何偏差在±0.5 mm内,Hounsfield值在各种条件下均达到要求。结论系统整体性能稳定,各项测试均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心血管外科手术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异体红细胞输注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收治的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93 014例,按年度比较分析患者一般资料、手术例数、回收式自体输血使用率及回收红细胞量、异体红细胞输注率及用量。结果与2008年比较,2018年成人心血管外科手术量增长136.6%(10 891例比4 603例),回收式自体输血使用率增长196.0%(89.1%比30.1%),异体红细胞输注率降低65.4%(24.4%比70.5%,P <0.01),平均异体红细胞用量降低64.7%([1.2±0.5)U比(3.4±1.8)U, P <0.01),异体红细胞输注率(用量)随着回收式自体输血使用率的增加而下降(P <0.001),当回收式自体输血使用率达到90%时,异体红细胞输注不再继续降低,而维持在稳定水平。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可显著减少成人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异体红细胞输注,当使用率达到90%时其降低异体红细胞输注效力减弱,需联合应用其他血液管理措施以进一步减少异体红细胞输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11C-乙酸(11C-AC)PET/CT诊断肾细胞癌的灵敏度高于18F-脱氧葡萄糖(18F-FDG),但其显像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其被肾细胞癌摄取是否与细胞膜脂肪酸合成相关。方法①细胞抑制实验:培养3株肾癌细胞(786-0、ACNH和Caki-1),分别以脂肪酸合酶(FAS)抑制剂C75、二甲基亚砜(DMSO)预处理后加入11C-AC,30 min后测细胞摄取放射性计数,并收集细胞提取液测定蛋白浓度,以蛋白免疫印迹检测FAS表达。②小动物PET/CT显像:对786-0荷瘤裸鼠行11C-AC显像,测得肿瘤与软组织的靶本比(T/B),处死裸鼠,取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AS表达。结果786-0细胞株实验组比对照组摄取11C-AC量明显降低,每微克蛋白的放射性摄取值分别为2.430±0.107和3.544±0.443(P=0.013),降低率为31.42%。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显示,实验组FAS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ACNH和Caki-1细胞株实验组与对照组每微克蛋白的放射性摄取和FAS表达均无显著差异。小动物PET/CT显示,裸鼠皮下肿瘤11C-AC摄取明显增高,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AS表达强阳性。结论肾透明细胞癌原发灶的11C-AC摄取与FAS表达有关,但不同病理类型摄取乙酸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