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和防御方式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生活事件量表(LES)、防御方式问卷(DSQ)对6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研究组)以及60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测查。结果研究组的生活事件量表中,生活事件总分与负性事件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2.93,4.22;P0.05)。研究组的防御方式中,不成熟防御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2.26,P0.05)。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多有一定的生活事件,尤以负性生活事件为主,防御方式主要以不成熟的防御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及跟踪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80例女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合并实施心理干预,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出院后继续进行健康教育,连续1年。应用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对两组病人进行是否复发的评估诊断。结果对照组病人的复发率(32.5%)明显高于观察组(12.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4.59,p〈0.05)。结论实施心理干预及跟踪健康教育可改善抑郁焦虑情绪,降低抑郁症病人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岛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被试从青岛市两所高中、三所初中以班为单位整群抽取,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查。结果有15.30%的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最常见的是强迫、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初中生在总均分及躯体化、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五因子上的均分显著高于高中生,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四个因子的均分显著高于男生,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尤其是初中生及女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被试从青岛市两所高中、三所初中以班为单位整群抽取,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查。结果研究组的自我意识量总分高于中国城市常模(P〈0.01):低自我意识组的SCL-90总分及各项目分高于正常范围组(P〈0.001),正常范围组的SCL-90总分及各项目分高于自我意识组(P〈0.00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了SCL-90及学习成绩等因素外,与自我意识水平有关的其他因素有:学习兴趣、家庭民主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和睦;与满足/幸福有关的其他因素有:母亲及父亲职业、学习兴趣、家庭和睦。结论入组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较好;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存在相关性;在儿童自我意识发育期,家长及学生应注意,培养学习兴趣、营造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叶酸、维生素B12(Vit B12)与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相关性。方法对77例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其中BPSD组40例,非BPSD组37例)进行血浆Hcy、叶酸及Vit B12测定,以同期常规体检的健康老年人3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BPSD组和非BPSD组血浆Hcy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199.64,q=19.9、11.4,P<0.01),且BPSD组高于非BPSD组,差异有显著性(q=8.1,P<0.01)。BPSD组和非BPSD组血浆叶酸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F=35.17,q=-6.5、-7.8,P<0.05),而BPSD组与非BPS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q=1.4,P>0.05)。BPSD组及非BPSD组血浆Vit B12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F=350.99,q=-26.0、-17.2,P<0.01),且BPSD组显著低于非BPSD组(q=8.4,P<0.01)。结论Hcy、叶酸和Vit B12水平降低可能参与BPSD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MCI患者58例( MCI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1例(对照组)。分别给予MoCA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 MMSE)评估,并分析评估结果。结果:MCI组Mo-CA总分及MMSE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10.544,-16.188;P<0.01)。与对照组比较,MCI组MoCA总分及各亚项评分明显降低( t=-7.625,-4.614,-5.306,-7.505,-5.991,-7.405,-3.020;P<0.01)。 MoCA诊断MCI的敏感性为96.55%,特异性为76.47%,MMSE诊断MCI的敏感性为55.17%,特异性为96.07%。结论:MoCA用于MCI诊断时敏感性优于MMSE,能全面评估MCI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奥氮平与氟西汀联合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奥氮平联合氟西汀(联合组)和单用氟西汀(单用组)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于治疗第1、2、4、6周末评分,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第6周末联合组HAMD评分低于单用组,第2周末、第6周末联合组的HAMD平均减分率高于单用组,差异均有显著性(t=3.92~7.48,P<0.01).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优于单用氟西汀.  相似文献   
8.
曲唑酮与阿米替林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曲唑酮与阿米替林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64例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焦虑性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曲唑酮(32例)、阿米替林(32例)治疗六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曲唑酮与阿米替林治疗焦虑性神经症均有疗效,二者疗效相当(P>0.05).曲唑酮的副反应明显少于阿米替林(P<0.01).结论曲唑酮是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氟西汀联合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将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奥氮平联合氟西汀(联合组)和单用氟西汀(单用组)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于治疗第1、2、4、6周末评分,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第6周末联合组HAMD评分低于单用组,第2周末、第6周末联合组的HAMD平均减分率高于单用组,差异均有显著性(t=3.92-7.48,P〈0.01)。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优于单用氟西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