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男性尿道炎患者主要病原体的变迁 ,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对 1998年 10 6 0例及 2 0 0 1年 1173例男性尿道炎患者的主要病原体进行分析 .[结果 ]1998年及2 0 0 1年男性尿道炎患者中占首位的病原体为沙眼衣原体 ;1998年淋病患者多于 2 0 0 1年 ,而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少于 2 0 0 1年 ;2 0 0 1年混合感染引起的男性尿道炎患者多于 1998年 .[结论 ]本地区男性尿道炎患者中占首位的病原体为沙眼衣原体 ,有淋病发病率下降、非淋菌性尿道炎发病率与混合感染率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和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初步探讨基因组甲基化与其发病机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ASST方法将4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组和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组。分离血清,分别检测血清中TgAb、TPOAb、ANA、SAM和SAH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ASST阳性率46.7%,对照组ASST全部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身免疫荨麻疹组自身抗体检出率最高,TGAb、TPOAb和ANA的阳性率分别是23.80%、14.29%、14.29%;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组及对照组比较,自身免疫荨麻疹组TGA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Ab和AN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组与对照组比较,三种自身抗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组SAM较其它两组低,而SAH高于其它两组,SAM/SAH也较其它两组小,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组SAM、SAH和SAM/SA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科门诊慢性荨麻疹患者中,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所占比例达46.7%;TGAb在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患者中阳性率显著高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能否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临床检测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SAM、SAH及其比值在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及对照组中无统计学差异,似乎甲基化并不参与到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中,但有待更大的样本量证实。  相似文献   
3.
报告1例单纯性汗腺棘皮瘤。患者男,55岁。因右臀部、右大腿内侧斑块3年就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内可见境界清楚的肿瘤团块,团块内可见汗腺导管结构。诊断:单纯性汗腺棘皮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宫颈病变患者配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为宫颈病变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4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有宫颈病变且高危型HPV检测阳性的患者共86例及健康妇女35例(其配偶分别为研究组86例和对照组35例),采用PCR体外扩增和DNA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DNA芯片技术,检测其配偶阴部HPV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HPV检出阳性率为45.35%(39/8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7.14%(6/35)(P﹤0.01)。研究组HPV阳性者中有53.8%(21/39)的夫妻双方感染相同的HPV亚型,其中52型占首位。结论宫颈病变患者配偶HPV感染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部分夫妻感染相同的HPV亚型,故对配偶进行HPV检测和健康宣教有利于宫颈病变的预防。  相似文献   
5.
我们应用口服伊曲康唑及异维A酸治疗皮损泛发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复方足叶草脂加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利雄 《深圳医学》1997,10(1):19-19
尖锐湿疣的常规疗法易复发。我们采用复方足叶草脂外用加局部注射α-干扰素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结果治疗组治愈率达85%,对照组治愈率4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局部注射α-干扰素可以减少尖锐湿疣的复发。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新生儿先天梅毒高危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新生儿先天梅毒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PR)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TPPA)筛选阳性 (病例组 )和阴性 (对照组 )的新生儿及母亲各 5 3对作为观察对象。结果 病例组 5 3例患儿母亲中曾进行过常规产前检查及梅毒筛查的有 12例 (2 2 6 % ) ,显著低于对照组 (10 0 0 % ,χ2 =6 6 86 1,P <0 0 1)。病例组全部确诊为妊娠合并梅毒 ,其中只有 7例在 2 0周后接受驱梅治疗 (χ2 =3 0 87,P <0 0 5 ) ,而对照组发现 3例(3 7% )妊娠梅毒在 2 0周前接受根治。病例组对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 (STD/AIDS)传播途径知识 ,孕期接受产前检查及早期治疗或终止妊娠的正确回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U =5 ,4 0 8,χ2 =2 9 75 4及 10 82 ,P均 <0 0 1)。结论 健康教育不够普及 ,未能实施产前定期梅毒筛查及早期干预是先天性梅毒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24岁,未婚。因“下腹部胀痛伴排尿困难2天”就诊。患者1周前有不洁性交史,5天前因尿道不适(未出现分泌物)而自服“前列康片”。检体:一般情况良好,尿道口无红肿,挤压尿道不见分泌物,尿道棉签拭子徐片未见白细胞及G~+双球菌。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 128例均为男性复发病例(失去随访者不作统计),年龄18~60岁,病程1月~1年半。复发时间(以最长发作时间计)小于1月20例,1月44例,2月54例,3~6月10例。复发次数:1次30例,2次66例,3次32例。治疗前均用CO2激光、冷冻或外用药物等治疗,未用α-干扰素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8例。所有病例均以典型皮损确诊,其中20例以醋酸发白试验证实。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复方足叶草酯涂剂(欧化大药厂出品,含20%足叶草酯及10%水杨酸)涂于皮损至发白,每3天1次,连续1~3次,同时皮损基底部注射α-干扰素(深圳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出品),每次1…  相似文献   
10.
带状疱疹3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治疗与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相关性。方法对385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治疗及临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中老年患者比例为69.4%(267/385);72例(68.6%)伴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降低和(或)淋巴细胞比例升高。26例发生PHN,发生率为6.75%。结论患者年龄、免疫状况、治疗用药与病程及PHN的发生相关。早期合理用药对缩短病程及防止PHN发生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