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19世纪中叶,H.Milne-Edwards(1837年)等学者在进行海洋蟹类分类的同时,已注意到淡水蟹类的分类。上世纪初至中期,Rathbun(1904-1906年)系统整理了世界淡水蟹类,为现代淡水蟹类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淡水蟹的系统分类、进化和地理分布诸方面,开展了卓越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08年1月,Peter K.L.等[1]撰文首次集成了世界范围内现存的短尾亚目甲壳动物蟹类的名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鄱阳湖区域日本血吸虫病患者Survivin、p53、E-cadherin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选择鄱阳湖区域确诊为慢性与晚期血吸虫病患者(151例)的胃黏膜标本(其中萎缩性胃炎49例,胃黏膜异形增生30例,不完全性大肠上皮化生34例,胃癌38例)。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p53、E-cadherin在正常黏膜、癌前病变、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urvivin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组织壁细胞可见阳性表达,而其他细胞几乎无表达。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萎缩性胃炎、不完全性大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各组分别为51.02%、58.82%、66.67%、86.84%,各组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胃黏膜、萎缩性胃炎、不完全性大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各组分别为1.32%、16.33%、58.82%、76.67%、92.11%,各组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蛋白在正常胃黏膜表达率为100.00%,在萎缩性胃炎、不完全性大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各组胃黏膜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83.67%、76.47%、63.33%、26.31%,各组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p53、E-cadherin蛋白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pTNM分期有关(均P<0.05)。结论 Survivin、p53、E-cadherin蛋白可能参与血吸虫患者胃癌病变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较理想的标志物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转移预后的预警。更多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观察湖沼水网地区外来输入性湖北钉螺滇川亚种的种群动态。 方法 于2009年10月-2011年4月,在湖北省江陵县血吸虫病疫区的有螺环境构建实验现场,将异地采集的湖北钉螺滇川亚种采取野外放养的方式,定期查螺,通过标记重捕技术方法对输入性湖北钉螺滇川亚种的种群进行估测。 结果 湖北钉螺滇川亚种丹棱株从2009年10月引入湖沼水网地区经过6个月生存后,至2010年4月预测钉螺种群数有1501.88±134.38只,进入钉螺的繁殖季节后,钉螺通过繁殖形成新老交替,于2010年7月查获的钉螺多数为当年子代钉螺,预测钉螺种群数达到1587.17±429.09只。然而,随着观察时间的延续,2010年10月预测钉螺种群数仅210.34±151.69只。彭山株钉螺经过一个繁殖季节,2010年7月预测钉螺种群数分别为1112.63±292.48只,至2010年10月,预测彭山株钉螺种群数为112.23±107.54只。通过湖北钉螺滇川亚种理论标记的钉螺在种群中的总数Mx和实际标记释放总数qx配对t检验,显示P均>0.05,差异不显著,说明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吻合较好。 结论 外来湖北钉螺滇川亚种输入至湖沼水网地区后短期内其种群数量呈现由多到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广州管圆线虫是一种寄生于鼠肺动脉系统的蠕虫,人类是其非正常宿主,因生食含有广州管圆线虫III期幼虫的螺肉而感染。幼虫侵入人体后,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性脑膜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性脑炎或眼部广州管圆线虫病。本综述通过对PubMed中有关广州管圆线虫及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文献进行检索,着重分析了近10年来有关广州管圆线虫及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研究概况,对广州管圆线虫病原学、致病机制、诊断技术、治疗药物及方案、流行病学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江西省奉新县淡水蟹的种类及其感染并殖吸虫囊蚴的情况,探讨其动物地理学意义。方法选取西塔镇等12个乡镇24个村,捕捉蟹类并检查并殖吸虫囊蚴。结果首次报告地处九岭山脉中段奉新县境内分布有修水华溪蟹(Sinopotamon xiushuiense)、万载华溪蟹(S.wanzaiense)和束腰蟹(Somanniathelphusa);修水华溪蟹为优势种;万载华溪蟹肺吸虫囊蚴携带率最高;束腰蟹未检获并殖吸虫囊蚴。结论证实奉新县西塔等8个乡镇为并殖吸虫自然疫源地;对奉新县在九岭山脉中段溪蟹的分布格局及其动物地理学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克氏原螯虾是中国大陆重要的淡水水生外来入侵物种,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江河湖泊等天然水体。源于重金属对水体的污染,而克氏原螯虾营底栖的特殊生活方式和作为自然水体底栖动物中的高级消费者,既可通过孳生地食物链富集重金属于自身体内,又能够在重金属胁迫之下得以生存和繁衍,由此成为底栖水生动物重金属富集的重点研究对象。文章就克氏原螯虾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富集与释放以及重金属胁迫下对克氏原螯虾生化指标和遗传物质的影响并对其作为一种监测水体环境污染的指示生物的可能性作一综述。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湖北钉螺滇川亚种在垸内水网地区生存繁殖的可能性和期望生存时间。方法采用笼养法,将采自四川省丹棱县的湖北钉螺滇川亚种、湖北省江陵县实验区内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进行雌雄鉴定分离,分别以雌雄比1∶1配对后,放养在江陵县实验区的螺笼内,分别于3、6个月和9个月后,定期观察其生存和繁殖情况。将采集的滇川亚种钉螺采用室内瓷盘饲养法饲养,采用动物生存寿命表法计算滇川亚种钉螺在脱离原孳生环境后的期望生存时间。结果滇川亚种钉螺在同种及混合现场放养状态下,经过3个月和6个月后,存活率〉75%,至9个月后仍有20%以上的存活率。两个亚种钉螺3个月的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χ个月=38.641,P〈0.05),同一亚种雌螺与不同亚种雄螺放养后,雌螺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aχf=13.255,P〈0.05;2cχg=4.882,P〈0.05);9个月后各组均可查获数量不等的子代钉螺。室内实验推算滇川亚种钉螺和指名亚种钉螺的期望生存时间分别为35.84 d和41.16 d。结论滇川亚种钉螺离开原孳生环境后有足够的存活时间完成远距离被动迁移;迁入水网地区后能够继续生存繁殖,并能产生子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福建华溪蟹(Sinopotamonfukienense)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采用PCR结合DNA测序技术,测定S.fukienense的线粒体COI和16S rRNA基因序列的组成.经比对获得639 bp长度的COI基因序列和526 bp的16S rRNA基因序列,以对比分析S.fukienense的遗传多样性.结果 S.fukienense基于COI基因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48 4,高于其基于16S rRNA基因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21 6.同时,S.fukienense基于COI基因单倍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P)为0.048,大于其基于16S rRNA基因单倍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P)0.026.结论 COI序列在分析S.fukienense遗传异变时的作用更优于16S rRNA基因序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湖北钉螺指名亚种与滇川亚种对低温的适应性差异。方法 野外分别采集江西省星子县新池乡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和四川省天全县新华乡的滇川亚种钉螺,选取经逸蚴法检测为阴性且活力好的成体螺为研究对象,在冬季将其置于人工气候箱中饲养,起始饲养温度为13 ℃,按1 ℃/2 d的速率逐渐降低饲养温度,直至0 ℃。饲养温度每降低1 ℃,各取出一组钉螺测定其冬眠率及死亡率;另以湖北钉螺指名亚种为对象,用上述方法,在次年夏季重复实验。采用Probit回归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两亚种、冬夏两季的半数冬眠温度(ET50 )并对其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 四川省天全县的湖北钉螺滇川亚种与江西省星子县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的ET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483 ℃(-0.440 ℃~1.332 ℃)和2.435 ℃(1.695 ℃~3.146 ℃),两亚种ET50的95%的可信区间无重叠,有统计学差异;江西省星子县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在夏季和冬季的ET50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2.046 ℃(1.331 ℃~2.745 ℃)和2.780 ℃(2.094℃~3.532 ℃),两者ET50的95%可信区间有重叠,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湖北钉螺滇川亚种与指名亚种的ET50存在差异,湖北钉螺指名亚种夏季与冬季的ET50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寄生虫作为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特定生物类群,其分类是寄生虫学研究的重要基础。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即通过使用一段标准DNA片段进行快速、准确的物种鉴定。它是继RFLP、PCR-RFLP、SSR-PCR、ISSR等之后,在计算机及互联网得到广泛应用基础上,新发展起来的一项分子标记技术。因其具有在动物分类中可克服表型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和遗传可变性(Genetic variability)的影响,以及不受性别和发育阶段限制等突出特点,而成为当前分类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DNA条形码的概念形成及发展、基本方法及尚存在的部分争议,介绍了该技术在寄生虫学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分类鉴定中的应用概况,同时对DNA条形码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寄生虫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