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神经炎药物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ON)指能够阻碍视神经传导功能,引起视功能一系列改变的视神经病变,如炎症、退变及脱髓鞘疾病[1]。中医学则视其视力下降急缓程度归为暴盲或视瞻昏渺范畴。笔者现就视神经炎治疗的药物选择方面综述如下。1西药1.1激素激素经常被用于治疗视神经炎,其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当归补血祛风汤对特发性眼睑痉挛(BEB)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设计,将105例BEB受试者按1:1:1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针刺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2次/周.中药组采用当归补血祛风汤口服,每日1剂.针药结合组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三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主要疗效指标为扬科维...  相似文献   
3.
急性颅脑损伤无论在平时或战时其发生率都很高,约占创伤总数的20%,在外伤中仅次于四肢伤居第二位,但病死率却高居首位。其发生的死亡呈现三个高峰值分布,第一个死亡高峰发生在伤后1h以内的现场,占50%;第二个死亡高峰发生在伤后1—2h以内,占30%;第三个死亡高峰在住院后30d以内(1—4周),占20%。因此,  相似文献   
4.
药物直流电离子导入在眼科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对药物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眼部疾病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药物直流电离子导入,是一种具有极好前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滋肾健脾化瘀片对糖尿病大鼠视神经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滋肾健脾化瘀片对糖尿病视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建立链脲佐菌素诱导的SD大鼠DM模型,并用滋肾健脾化瘀片和导升明胶囊治疗,观察光镜下视神经组织形态的改变及透射电镜下视神经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中药高剂量组的视神经光镜下视神经排列较导升明组及模型组明显整齐。视神经纤维退变和神经髓鞘脱失的程度均显明轻于导升明组及模型组。结论滋肾健脾化瘀片对糖尿病视神经有一定保护作用,能减轻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神经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6.
急救护理程序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程序在心肺复苏(CPR)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急诊抢救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方法抢救;观察组采用急救护理程序进行抢救。比较两组基本生命支持5min内完成率和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基本生命支持5min内完成率和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P<0.05)。结论:应用急救护理程序可加快急救速度,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现场系统急救对重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8例重型脑出血患者按家属意愿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立即转送医院抢救;观察组给予就地急救,病情稳定再转送医院治疗.观察比较两组1周病死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1周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神经能缺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现场系统急救能有效降低重型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分析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调节幅度、眼轴的改变,探讨配戴角膜塑形镜延缓近视进展的机制。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8-05/2019-08至我院治疗的7~14岁中低度青少年近视患者215例。行全面眼科检查后,根据检查结果、患者及家长依从性等综合评估,其中113例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102例患者配戴框架眼镜。配戴期间规律复诊,测量角膜塑形镜组戴镜前,戴镜后1、3、6mo,1a时的调节幅度及1a后两组眼轴的改变。结果:随访1a后,角膜塑形镜组共100例100眼完成随访,13例13眼失访。框架眼镜组共77例77眼完成随访,25例25眼失访。配戴角膜塑形镜前,患者调节幅度为13.57±2.47D,戴镜后1、3、6mo,1a后调节幅度均较戴镜前显著提高(均P<0.005),调节幅度在戴镜6mo时达到峰值,戴镜1a(15.44±2.35D)较戴镜6mo(15.74±2.32D)略有下降。配戴角膜塑形镜1a后眼轴增长明显小于框架眼镜组(0.13±0.15 vs 0.50±0.28mm,P<0.001)。结论:中低度青少年近视患者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伴有调节幅度的提高。配戴角膜塑形镜能够控制眼轴的增长,是目前较为有效地延缓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325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采用自制遵医行为问卷调查表评价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患者在规范用药、低盐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监测血压、心理调整等方面的遵医率较干预前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利于高血压病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2例32眼,比较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前房深度、房角形态,观察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mo~2a;所有病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提高;术后眼压明显降低,术前平均眼压15.2±8.1mmHg,术后11.2±5.0mmHg,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126,P<0.01);术后中央前房深度显著加深,术前平均中央前房深度2.22±0.39mm,术后3.36±0.43m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4.371,P<0.01);术后房角粘连范围有减少,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能有效的治疗并发白内障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