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LC)治疗胆囊颈部胆囊管结石嵌顿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LC治疗胆囊颈胆囊管结石嵌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囊颈部结石嵌顿35例,胆囊管结石嵌顿10例,同时有胆囊腔内结石30例。行"四孔法"LC手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2例出现胆漏,经过引流后治愈,其他无胆管损伤、术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LC治疗胆囊颈部胆囊管结石嵌顿相对困难,主要原因是胆囊管周围解剖不清、胆囊三角"冰冻样"改变及施放钛夹困难,但采取灵活的手术方式,也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LC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2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痛疼例数、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确切,具有恢复时间短、痛疼小、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我科收治一例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合并乳腺癌的患者,予足量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及乳腺癌经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后,DM症状无明显改善,在辅助内分泌(他莫昔芬)治疗后,DM症状消失,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2岁,因全身皮肤泛发红斑10月,加重伴肌肉酸痛1月于2013年07月31日就诊于我院,诊断DM,给予激素等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治疗方法和在诊断治疗过程中的体会。方法对个旧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8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9例分别进行了脏器部份或全部切除、修补等手术治疗,71例单一肠壁损伤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术后发生腹腔残余感染1例,并发切口感染3例,肠粘连5例,治愈179例,治愈率99.44%,因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病死率0.56%。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早期应通过腹腔穿刺、超声、X线及CT进行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手术干预,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治疗的11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98例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LCBDE组与OCHTD组在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数、术后切口感染、肠梗阻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术后胆瘘、腹腔脓肿、一次性结石清除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是安全、有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手术方法,可逐渐取代大部分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肛门置管预防左半结肠、直肠外伤及肠梗阻患者一期手术后吻合口瘘及腹腔感染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10例左半结肠、直肠外伤及肠梗阻患者进行一期手术,术中采用经肛肠腔内吻合口上下置管引流,观察术后吻合口瘘及腹腔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本组10例患者均获治愈,无一例发生缝合处或吻合口瘘、肠梗阻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肛门置管引流可有效预防左半结肠、直肠外伤及肠梗阻患者一期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可起到结肠造口、转流粪便的功能,提高一期手术安全性,减少手术创伤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治疗的11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98例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LCBDE组与OCHTD组在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数、术后切口感染、肠梗阻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术后胆瘘、腹腔脓肿、一次性结石清除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是安全、有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手术方法,可逐渐取代大部分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探讨其疾病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结果:5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灰白色致密坚韧的纤维膜包裹,均治愈出院.结论:腹茧症为少见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需手术及病理确诊.放射学检查能协助诊断.手术发现全部或部分小肠为一层致密,灰白色、质韧、硬厚的纤维膜所包裹即能确诊.包膜切除、肠粘连松解术为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作者采用微爆破碎石仪配合纤维胆道镜在术中及术后治疗肝胆管嵌顿结石或残余嵌顿结石18例,具有碎石彻底,取石方便,治愈率高和复发率低的特点,明显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手术取石次数,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