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生医疗纠纷、诉讼时举证不能,往往与实施医疗行为的过程中资料收集不准确、不全面导致的病案缺陷有关,故病案缺陷是医疗风险的重要因素,规范管理是预防医疗纠纷的基础。为防范病案缺陷,我们提出“病案风险”这一概念,并实行“3A标识方法”控制,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水平低位阻生下颌第三磨牙常与下牙槽神经毗邻,直接拔除创伤较大,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最严重的就是下牙槽神经损伤.该文报告1例接触下颌神经管的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通过微种植钉牵引,使其远离下颌神经管后顺利拔除.  相似文献   
3.
伍用硫酸镁治疗肺炎严重并发症58例分析邹文英(颍上县医院儿科236200)我院于1989年元月至1993年3月收治的530例肺炎中,有严重并发症58例,应用硫酸镁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性别与年龄男47例,女11例。年龄<6个月19例,~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稳定期应用舒利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COPD稳定期9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异丙托溴铵、氨茶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该治疗基础上加用舒利迭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前后FEV、FEV1/FVC%及FEV1%预计值均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肺功能指标改善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FEV、FEV1/FVC%及FEV1%预计值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将舒利迭用于COPD稳定期治疗,患者肺功能显著改善,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COPD伴发呼吸衰竭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常规吸氧、改善通气、控制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和纳洛酮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CO2和PaO2均有所改善(P<0.05),但治疗组PaCO2和PaO2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9%,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4%(P<0.01)。  相似文献   
6.
840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和横断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将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查住院患者840例,医院感染现患率3.33%、例次现患率3.93%;下呼吸道是我院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动静脉插管、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免疫抑制剂,放、化疗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8.81%。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法简单,省时省力,结果可靠;需加强对高危科室目标监测,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控和管理,提高病原学送检率,减少预防用药,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血管造影(DSA)对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2例怀疑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行颈动脉CDFI检查,然后再行DSA检查,对比两者的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DFI对颈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87.28%,特异性65.63%,准确性86.16%,阳性预测值87.28%,阴性预测值82.35%。结论:CDFI对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敏感性高,可重复,无创伤,且对狭窄的原因能做出判断,适合于人群的筛选检查。DSA检查作为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可以起确诊作用。而二者结合可以全方位地了解狭窄的颈动脉,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申请职业病诊断的31例白血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有19例诊断为职业性苯所致白血病。以急性非淋巴白血病(78.95%)多见,均无慢性苯中毒病史,发病年龄以30~50岁为主(78.95%),累计发病工龄5年者占52.63%。潜隐期5年者占47.37%。首诊时外周血血象均以白细胞升高、红细胞降低、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大部分患者出现外周血幼稚细胞。苯所致白血病存在个体敏感性,加强接苯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是落实三级预防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rs1044925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从而探索人群发生高脂血症的遗传学机制。方法选择参加体检并接受血脂检查、DNA检测的某市交通警察作为研究对象。对收集的血样进行全血基因组DNA的提取,获得ACAT-1 rs1044925 SNP的AA/CC/AC基因型结果;血脂水平根据胆固醇、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正常范围进行分类;针对基因型结果和血脂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共有2 119人,平均年龄(41.33±7.50)岁,男性为主(占89.05%),多为广东籍(占86.55%)。该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为52.24%,男性的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5);年龄越大,血脂水平越高(P0.05);广东籍人员的胆固醇均值高于非广东籍人员(P0.05),而TG均值反之。高脂血症患病率为35.11%,临床类型上以混合型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为主,好发年龄段为40岁以上(P0.05),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广东籍高于非广东籍(P0.05)。在ACAT-1 rs1044925 SNP基因型结果中,AA型占76.83%,AC型占21.09%,CC型占2.08%,C等位基因频率为0.126,女性高于男性,广东籍高于非广东籍,基因型的分布与性别、户籍所在地无关(P0.05)。AA、AC型血脂水平高于CC型,未携带A基因组的HDL-C均值高于携带A基因组(P0.05)。AC型高脂血症患病率最高,不同基因型组之间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症组与非高脂血症组之间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基因型均以混合型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类型多见,以AA、AC型两组为主(P0.05),不同临床类型在基因型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1044925 SNP C等位基因与HDL-C水平相关。应进一步探索ACAT-1基因多态性以及与血脂代谢相关疾病的遗传学机制,为高脂血症人群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实现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医学教育网络化管理,提高在职医学教育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实现资源共享.方法:在绍兴市医学教育信息服务平台上,研究多级医学教学网络协同管理模型,设计开发市级继教项目的申报、学分管理、毕业后教育、专业岗位培训l及学历教育、短期培训等管理功能,实现网络协同管理、业务流程集合管理和网络跟踪管理及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