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1 370例(2 578只眼)LASIK手术患者的角膜瓣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法国产Moria M2旋转式角膜板层刀完成角膜瓣的制作,刀头分别为110#和90#.结果:共完成了2 575只眼手术,角膜瓣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60/2 578),其中角膜瓣出血36只眼,占1.4%(36/2 578),角膜上皮脱落9只眼,占0.35%(9/2 578),卡刀5只眼,占0.19%(5/2 578),瓣偏位4只眼,占0.16%(4/2 578),角膜瓣游离2只眼,占0.078%(2/2578),纽扣瓣2只眼,占0.078%(2/2 578),不全瓣2只眼,占0.078%(2/2 578).在上述并发症中,造成手术终止的有3例,占总并发症的5%(3/60).后1 070例施行LASIK者与前300例比较,角膜瓣出血,角膜上皮脱落、卡刀、瓣偏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LASIK手术中发生角膜瓣的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但大多不影响完成手术,应了解此类并发症并掌握正确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高度散光患者虹膜定位波前引导的LASIK(IR-LASIK)手术与常规LASIK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DC的高度散光患者分别使用VISXS4-IR准分子激光机进行IR-LASIK手术(204例338眼)和常规LASIK手术(180例335眼),对术后裸眼视力和残留散光度数进行比较,IR手术组检查了眼球旋转的角度。结果:IR-LASIK手术组术后2d裸眼视力(≥1.0者89.1%)明显优于常规LASIK手术组(≥1.0者83.6%,P<0.05),术后残留散光度数也明显小于常规LASIK手术组(0.56DCvs1.15DC,P<0.01)。IR-LASIK手术组波前像差检查的散光度数和轴位均与显然验光结果有一定的差别,所有患眼手术时均发生了眼球旋转。这可能是IR手术后疗效较好的重要原因。结论:IR-LASIK手术能够明显改善高度散光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减轻术后的散光残留。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激光光凝治疗高危阈值前和阈值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临床检查确诊的97例ROP患儿18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高危阈值病变88只眼,阈值病变98只眼。186只眼中,1区病变70只眼,2区病变116只眼。所有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下采用波长为810 nm的Iridis激光机经双目间接检眼镜输出进行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后随访35~852 d,平均随访时间(316±274) d。观察病变完全消退和病变进展情况。结果 186只眼中,病变完全消退168只眼,占90.3%;出现局部纤维增生10只眼,占5.4%;进展为局限性视网膜脱离8只眼,占4.3%。高危阈值病变组88只眼中,病变完全消退84只眼,占95.5%;病变进展4只眼,占4.5%。阈值病变组98只眼中,病变完全消退84只眼,占85.7%;病变进展14只眼,占14.3%。两组病变完全消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P<0.05)。1区病变70只眼中,病变消退56只眼,占80.0%;病变进展14只眼,占20.0%。2区病变116只眼中,病变消退112只眼,占96.6%;病变进展4只眼,占3.4%。1区病变进展眼数明显高于2区病变进展眼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6,P<0.01)。未观察到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激光光凝治疗高危阈值前和阈值病变ROP均有较好疗效,提前干预能减少其不良预后;无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275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情况,做好筛查前后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08年7月在我院新生儿中心的早产儿、低体重儿进行ROP筛查。结果共筛查275例早产儿,发现ROP38例,占13.82%。所有患儿筛查顺利,筛查后均未发生感染、窒息等情况。结论针对早产儿应及早检查眼底,尽早发现ROP,做好ROP筛查前中后的护理工作,防止患儿眼部及其他部位的伤害,确保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期筛查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2007年10月~2008年7月在我院新生儿中心住院的275例出生体重<2000 g的早产儿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早期筛查.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早产儿筛查范围可适当扩大,首次检查在早产儿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结果 275例(550眼)共筛查发现ROP 38例(76眼),发病率为13.82%.通过采取有效筛查护理措施,未发生窒息等意外情况.结论 ROP早期筛查可及时发现早产儿病情变化,筛查期间合理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患者预防角膜瓣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1370例(2578只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法国产Moria M2旋转式角膜板层刀,刀头分别为110号和90号来完成角膜瓣的制作.对所有手术患者进行角膜瓣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结果 本组角膜瓣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结论 LASIK手术中发生角膜瓣的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正确的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地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8.
化学性眼外伤的急救防范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化学性眼外伤的急救防范护理,使患者及危险人群在易发生化学性眼外伤的场所有防范意识及急救护理常识,使受伤程度降到最低,以减少化学性眼外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共同性外斜视79例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患者79例进行随访观察,并对其术后眼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近期正位率82%,远期正位率为80%。结论: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效果与手术原则和设计、患者的自身因素及术后反应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角膜地形图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接受LASIK治疗的近视或伴散光的87例(157只眼)进行术前角膜地形图检查,术前根据角膜地形图的类型将87例分为对称和不对称领结形组(68例,78.3%)、圆形和椭圆形组(14例,15.9%)及不规则形组(5例,5.7%),观察三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8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散光度变化及最大屈光力与其轴位角膜曲率值(simK值). 结果:术后三组角膜地形图的裸眼视力、散光程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圆形和椭圆形组改善效果最佳,对称和非对称领结形组稍差,不规则形组略有改善.三组间术后3个月与8个月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simK值均明显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术后3个月和8个月组间simK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角膜地形图的类型对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