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06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在含FK506的肾保存液保存的大鼠离体肾脏中bcl-2蛋白、bcl-2mRNA表达及肾细胞凋亡。探讨FK506对离体肾的保护的作用。方法建立离体大鼠肾脏模型,试验组以含FK506的4℃uw保存液保存大鼠离体肾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细胞凋亡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分别检测肾脏保存2、4、8、16h组bcl-2蛋白、bcl-2-mRNA表达。肾细胞凋亡,对照组以不含FK506的4℃ UW保存液保存离体肾脏。结果FK506保存组4、8、16h组bcl-2蛋白、bcl-2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K506保存组8、16h组肾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含FK506肾保存液保存的离体肾脏中bcl-2蛋白、bcl-2mRNA表达增强。肾细胞凋亡指数降低。FK506对肾脏保存过程中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邵白  张俊玲  邵燚 《首都医药》1999,6(3):48-49
我院自1987年以来共做导管造影检查59例.现将初步经验总结如下. 1 造影条件 1.1 仪器上海核子仪器厂钼靶X线乳腺摄影肌.使用上海产乳腺专用暗匣、国产12.7×17.8cmX光胶片.摄影条件:30mA,0.8~2.0 S、28~35KV,焦片距40cm.  相似文献   
3.
病例介绍患儿刘某,男,出生20天,1991年8月5日因不睁眼2天就诊。2天前患儿因右上睑起脓疱,在当地医院就诊,给患处涂龙胆紫药水。回家后其家长又自行给予涂搽龙胆紫2次。涂紫药水后患儿即不睁眼。检查:双眼睑闭合,右上下睑均被染成紫色,上  相似文献   
4.
鞍区皮样囊肿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鞍区皮样囊肿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鞍区皮样囊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1例中9例位于鞍上,1例位于鞍旁,1例位于鞍上—鞍旁,其中9例全切,1例近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本组无死亡及其他并发症。结论鞍区皮样囊肿少见,显微手术全切除效果理想,依据囊肿的不同位置及生长方式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皮下积液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燚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0):914-915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1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为干预组54例和对照组58例,干预组早期应用定时手法挤压、无菌盐水疏通引流及死腔局部固定加压等措施,比较两组术后10d内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皮下积液23例,干预组6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早期通过细致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此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6.
脾切除术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4月至2005年6月间收治的15例患者。结果15例患者均以腹痛为首发症状,12例出现血样便。9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8例显示肠系膜上静脉血流减少、变慢,6例血栓形成;3例术后曾预防性抗凝治疗而痊愈;3例死亡。结论脾切除术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最凶险的手术并发症之一。彩色多普勒检查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并且术后预防应用抗凝治疗和及时手术是降低死亡率、提高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鞍区皮样囊肿开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鞍区皮样囊肿开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11例鞍区皮样囊肿患者开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情况。结果11例患者除1例放弃治疗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对鞍区皮样囊肿开颅术后并发症的病情观察与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