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替硝唑注射液热压灭菌前后含量及pH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邵寅  刘燕 《医药导报》2003,22(9):647-648
目的:了解在热压灭菌前后替硝唑注射液浓度及pH值变化情况.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热压灭菌法对该注射液中替硝唑含量及pH值的影响.结果:热压灭菌法对替硝唑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半成品测量时含量限度应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3.
硝苯地平片致尿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21岁。因左肾区剧烈疼痛一夜,于2003年10月10日来我院外科门诊就诊。查体及B超检查排除肾结石,检测尿常规可见红细胞,诊断为输尿管痉挛。给予硝苯地平片10mg,3次/d,舌下含服;氧氟沙星片0.2g,2次/d口服。当日中午12时开始服药,至第2天晨,患者自诉夜间尿频,但无其它不适。遂嘱继续服药,未作其它处理,同时注意观察尿量、每日排尿次数以及其它不适症状。5d后回访患者,每次尿量100~300mL,每日排尿7~10次,夜尿次数多,每晚3~5次(以往每晚仅排尿1次或无排尿)。停用硝苯地平片,继服氧氟沙星片,排尿次数明显减少,当晚排尿恢复正常。讨论患…  相似文献   
4.
中药及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报告用中医辩证方法叙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省荆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于2002年1月正式成立,但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早在1997年底就开始了ADR监测工作,已累计报告ADR 800余例,受到了湖北省ADR中心的好评.  相似文献   
5.
6.
摘 要 目的:分析我院耐左氧氟沙星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特点,为临床预防、控制、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1日~2015年2月1日临床分离的140株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0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耐左氧氟沙星75株,检出率为53.57%,主要从尿液(46.47%)中检出,其次为痰(14.67%)。除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林、头孢替坦、厄他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呋喃妥因、复方磺腹甲噁外,耐左氧氟沙星菌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匹美、氨曲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耐左氧氟沙星的菌株(P<0.05或P<0.01)。结论:大肠埃希菌对部分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较高,应加强临床的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贝尼地平和雷米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贝尼地平组(n=50)及雷米普利组(n=50),观察4周,每周测坐位血压1次,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贝尼地平组和雷米普利组均能有效降低血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贝尼地平明显低于雷米普利。结论贝尼地平和雷米普利相比较治疗高血压有相同的疗效,且不良反应更轻微,是较理想的抗高血压新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规范乳腺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12月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癌患者428例病历资料,按治疗方案分为A组144例,B、C组各142例。A组术前0.5 h单次给予头孢呋辛,B组术后给予阿莫西林氟氯西林1 d,C组术前应用头孢呋辛,术后继续使用3 d。观察3组手术切口感染、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住院时间、费用。结果3组均发生切口感染2例,A组切口感染率1.39%,B组1.41%,C组1.41%,A组切口甲级愈合率98.61%(142/144),B组98.59%(140/142),C组98.59%(140/142)。3组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组分别发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0,5,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平均住院时间(7.0±0.6),(10.0±1.4),(12.0±1.8) d,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住院总费用分别为(4 815±288),(7 390±935),(10 275±1 409)元,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围手术期3种预防用抗菌药物方案切口感染率无差异。单次用药组(A)不良反应少,住院天数短,费用低廉,性价比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口服中成药处方药说明书的标注情况,促进口服中成药处方药说明书书写规范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人工收集某三甲医院2012年2月住院中药房临床正在使用的全部口服中成药处方药,共计212种根据相关规定对中成药处方药说明书的书写格式进行逐条调查、分析。结果:口服中成药处方药说明书在成分、性状、功能主治等11项标注情况较好,其他项目标注情况差强人意。结论:口服中成药处方药说明书格式的标注情况较差,其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急诊科急救药品管理登记簿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忠梅  刘庆  邵寅 《护理研究》2007,21(1):70-71
随着人们物质需求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国家对法制化建设也更加重视和完善。在药品有效期的管理上,1985年7月1日施行的原《药品管理法》中对产品时间规定了注明“产品批号”;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中在此基础上又做出了明确的增补性修订,规定药品标签或说明书上必须注明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内容。这就说明识别药品的有效期、失效期对保证消费者用药的安全有效至关重要。但在急救工作中发现,急救药品的取用需要更为有效的方案,来保证取用及时、如数补齐,避免使用失效药品。我们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实行了急救药品管理登记簿制度,有效地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了用药安全。现将使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