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应用于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复杂髋臼骨折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患者采用3D打印技术制定手术方案,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43.0±12.9)岁,均于术前模拟骨折的复位及固定过程.25例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治疗,男21例,女4例;平均年龄(45.5±12.8)岁.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C型臂透视次数,同时记录围手术期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并使用Matta评分对两组手术复位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10例患者手术与术前计划一致,3D组和常规组手术时间平均分别为(177.0 ±51.2) rnin、(234.0 ± 72.5)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分别为(1150.0±250.6) mL、(1528.0±399.5) mL,围手术期输血量平均为(880.0±214.9) mL、(1328.8±642.6) mL,术中透视次数平均为(8.8±2.1)次、(11.4±3.1)次,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区引流量平均为(329.0±111.7) mL、(394.4±267.3)mL,采用Matta评分结果:优良率分别为70%(7/10)、72%(18/2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应用于复杂髋臼骨折的治疗临床可行性良好,有助于术者制定详细的术前计划,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项新型封闭穿刺活检技术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兔VX2骨肿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8只。实验组采用新型穿刺装置进行肿瘤部位的穿刺检查,穿刺后及时封闭穿刺留下的骨孔;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活检装置,穿刺后不封闭骨孔,仅按压止血。用彩超检测穿刺后穿刺孔血肿形成情况;应用定量PCR技术检测穿刺通道组织中癌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表达,进而评估两组穿刺技术引起的肿瘤细胞通道扩散情况。结果穿刺2 h后彩超显示,实验组新型封闭栓均未脱落,其中2只穿刺孔少量出血形成微小血肿,16只穿刺孔周围无明显液体渗出;对照组15只穿刺孔有明显出血形成血肿,仅3只无明显出血;两组穿刺孔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穿刺针道软组织中VEGF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新型封闭穿刺装置和封闭穿刺骨孔器械可有效降低肿瘤穿刺后肿瘤细胞针道扩散,可应用于临床骨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3D打印技术治疗59例Schatzker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前行膝关节三维CT重建,应用3D技术打印实体模型,在模型上进行手术设计并模拟手术,术中按术前设计手术。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胫骨平台二次塌陷、内固定松动断裂、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5天膝关节X线片显示解剖复位51例,移位1 mm 5例,移位 1 mm 3例,解剖复位率86. 4%。术后12个月根据膝关节HSS评分评价疗效:优38例,良12例,可9例,优良率为84. 7%。结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应用3D打印技术,对手术方案进行个体化设计,指导手术操作,可有效提高骨折复位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可视三窗口的改良后内侧倒"L"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7年4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采用可视三窗口(后内侧窗口、后外侧窗口、前内侧窗口)的改良后内侧倒"L"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9例的临床资料,记录每位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行膝关节功能评估[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及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放射学评估(Rasmussen评分)。结果本组19例手术时间为(137. 3±32. 4) min,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5. 5±3. 7)周。19例均获随访(23. 1±4. 2)个月,末次随访HSS评分为71~100分,优良率94. 7%,Rasmussen评分为6~18分,优良率89. 5%。术后发生切口裂开、切口皮缘部分坏死、小腿感觉麻木、内固定螺钉松动各1例,均未影响骨折愈合。结论可视三窗口的改良后内侧倒"L"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能够充分显露手术区域,直视下精准复位,从而最大限度实现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疼痛是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抗肿瘤治疗,因此需要广大妇科肿瘤医师对肿瘤患者的疼痛引起重视,了解常见妇科恶性肿瘤疼痛的原因及临床表现,熟悉如何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合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疼痛的原因及临床表现有其特征性,处理遵循一般癌痛处理原则,但也有其特殊性。本文对妇科恶性肿瘤疼痛的原因、评估及治疗作一综述,旨在为妇科肿瘤疼痛的个体化、规范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夹层为临床凶险疾病,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典型症状为胸背部撕裂样疼痛.本院急诊骨科及时确诊1例以右下肢疼痛为主诉主动脉夹层患者,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7岁,主因右下肢疼痛1h于2016年5月22日来本院急诊骨科就诊.缘于1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疼痛,无头痛、胸痛、腹痛,急来本院急诊科就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儿童及青少年Salter-HarrisⅡ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3D打印技术行手术治疗的19例Salter-HarrisⅡ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儿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基本指标,随访术后患肢生长、腕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初步评价其临床疗效。 结果 19例患儿手术中进针方向、长度、直径均与术前模拟过程一致。手术时间17~39 min,平均21.6 min;术中出血量0~10 ml,平均4.5 ml;术中透视次数4~6次,平均5次,17例患儿骨折达解剖复位,2例术后骨折移位≤2 mm。19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4.5个月。患儿患肢均达骨性愈合。术后12个月采用Gartland-Werley 评分标准对腕关节进行功能评定:优18例,一般1例。 结论 3D打印技术作为辅助技术对于儿童及青少年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Ⅱ型不稳定骨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