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是其致病致死的主要原因,而血管病变的关键环节在于内皮细胞,故从内皮细胞出发防治血管病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相关研究显示,中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疗效显著,同时中药副作用较小,在改善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得改善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将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结合现代医学探讨其作用机制并对相关研究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对比经肱桡肌腱入路和掌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8月~2020年8月于我院接受内固定术治疗并完成随访的97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法不同,将采用掌侧入路的4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将采用经肱桡肌腱入路的49例患者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术后骨折不愈合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2019年3月-2020年6月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且完成随访的IFF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分为术后骨折不愈合组和术后骨折愈合组,分析IFF患者DHS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影...  相似文献   
4.
社区糖尿病患者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睡眠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宁波市北仑区20个社区44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价。结果 39.42%的社区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较差。社区糖尿病患者PSQI(5.50±3.82)分高于常模PSQI(3.88±2.52)分,睡眠质量下降明显(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指数、心血管疾病和家庭年人均收入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OR值及其95%CI分别为0.93(0.87~0.99)、1.58(1.01~2.47)和0.35(0.15~0.8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年人均收入和离退休人员与睡眠质量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较差,患有心血管疾病、家庭收入低、偏瘦和在职是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补硒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H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20例(其中TPOAb、TGAb未达到顶值者66例,TPOAb、TGAb达到顶值者54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HT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硒酵母胶囊(每次200μg,每日2次)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变化。结果 当TPOAb、TGAb未达到顶值时(即TPOAb<1300U/ml,且TGAb<500U/ml),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6、12个月后患者血清TPOAb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硒治疗3个月后,TGAb水平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TGAb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TPOAb、TGAb达到顶值时(即TPOAb>1300U/ml或TGAb>500U/ml),补硒治疗3、6个月后与治疗前血清TPOAb、TGA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TPOAb、TGAb水平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管TPOAb、TGAb是否达到顶值,FT3、FT4、TS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补硒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体内TPOAb、TGAb水平,改善免疫反应,但对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RSV)对高糖培养条件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UVEC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甘露醇对照组(30 mmol/L甘露醇)、模型组(30 mmol/L D-葡萄糖)和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30 mmol/L高糖诱导,并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20、40、60μmol/L)干预内皮细胞24 h,分别设置为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基质胶(Matrigel)法检测细胞管腔形成能力.结果 模型组的细胞增殖率、迁移数、划痕愈合率及管腔形成分支点数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甘露醇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干预后,高糖诱导的HU-VEC细胞成管作用减弱,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增殖率、迁移数、划痕愈合率及管腔形成分支点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与白藜芦醇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当白藜芦醇浓度为60μmol/L时,HUVEC细胞的增殖率、迁移数、划痕愈合率及管腔形成分支点数不仅低于模型组,且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甘露醇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以抑制高糖条件下HUVEC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提示白藜芦醇对高糖诱导的HUVEC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抑制病理刺激条件下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白藜芦醇(RSV)对糖化低密度脂蛋白(Gly-LDL)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Gly-LDL诱导其损伤,设置为模型组;用不同浓度(5、10、20μmol/L)白藜芦醇干预内皮细胞24 h,分别设置为白藜芦醇低浓度组、白藜芦醇中浓度组和白藜芦醇高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