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54篇
药学   2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主动窦瘤破裂16例,采用右房切口1例,右室流出道切口11例,窦瘤破入腔和主动脉根部双切口4例。单纯窦瘤破口修补2例;双头垫片针窦瘤基部与空间隔踬同并列间断褥式缝合修补3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度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手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全麻下建立体外循环,主动脉根部灌入冷停跳液,心包腔内放置冰屑保护心肌,降温至20 ̄26℃,经右心房、肺动脉切口修补室间隔缺损和疏通右心室流出道,以自行研究设计的可耐受最小肺动脉瓣环直径的标准,取自体心包片加宽成形右心室流出道。单纯肺动脉切开加宽成形1例,跨环补片成形17例。结果 除4例手术引流偏多和2例出现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外,无重大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将20例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乌司他丁(12000U/kg,于麻醉诱导后静注),对照组不加乌司他丁。分别在麻醉诱导后、体外循环30分钟、手术结束时、术后1、2天抽取桡动脉血标本,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结果 两组血清ICAM-1基础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体外循环开始30分钟两组ICAM-1水平均下降,与基础值有显著差异,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手术结束和术后第1天,对照组血清ICAM-1值逐渐上升并超过基础值,观察组逐渐下降至基础值;手术后第2天,对照组血清ICAM-1开始下降但仍超过基础值,观察组无变化,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认为乌司他丁能明显抑制二尖瓣置换术患者血清ICAM-1的表达,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由体外循环引发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报告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脏及大血管损伤9例,其中上腔静脉后壁损伤3例,房间隔顶部损伤2例,房间隔下部损伤1例,右房后壁近下腔静脉入口损伤2例,右房前外侧壁损伤1例,皆直接修补缝合或在体外循环下修补成功,对其损伤原因和处理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室间隔缺损(V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30%,以往主要采取全麻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修补,但是存在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刀口长、需要体外循环、风险大、住院时间长等缺点。我院于2006年3月至2010年10月对188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实施微创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收到良好效果。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73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的瓣膜置换术的经验.方法73例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采用右心房一房间隔入路,其中二尖瓣加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3例;46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同时行三尖瓣DeVega成形.结果手术死亡2例,术后早期死亡4例.术后发生并发症20例,占27.3%.67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月~10年,疗效满意.结论掌握好手术时机,注意心肌保护,避免广泛游离心包粘连及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深部多点心包悬吊固定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30例高危冠心病患者,术中采用深部多点心包悬吊固定点,依次自左上肺静脉、上下肺静脉入口之间、下肺静脉和下腔静脉入口左侧2 cm缝合4~5根心包牵引线,套橡皮管后依次拉紧,逐渐使心包从浅至深呈面状抬高心脏.结果 手术部位显露良好,操作方便,靶血管吻合顺利,无被迫转为体外循环手术,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中风等并发症发生.1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切口感染.住院8~14 d,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多点深部心包悬吊固定可保证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显露充分,手术野清晰,有利于操作.因血流动力学平稳,对高危患者更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19例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6例采用右胸切口,13例采用正中切口。房间隔缺损用自体心包片修补;室间隔缺损(直径1.2-3.0cm)均采用涤纶片修补;动脉导管未闭在并行循环下切开肺动脉,于导管置入Foley氏尿管注水暂时堵住血流,采用涤纶片修补或双头针褥式缝合。手术前、后应用前列腺素E1降低肺动脉压。结果 18例手术顺利,术后肺动脉压下降3.5-6.0kPa。1例术后早期死于不可复性右心功能衰竭。死亡率5.3%。结论 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减少心肌及肺血管损伤,充分的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 病例介绍患者李某 ,男 ,4 8岁 ,胸闷、心慌、气短 2 0余年 ,近 5年出现腹胀 ,双下肢浮肿 ,食欲下降 ,咳嗽加重 ,常伴有痰中带血 ,睡眠时不能平卧 ,生活不能自理。于 2 0 0 1年 3月 6日来我院就诊。查体 :中年男性 ,消瘦 ,呼吸困难 ,重度二尖瓣面容 ,颈静脉怒张 ,呼吸浅快 ,鼻翼扇动 ,口唇紫绀。腹部可见腹壁静脉怒张 ,腹部叩诊有明显移动性浊音 ,肝脏肿大平脐 ;双下肢重度水肿。心尖博动弥散 ,心尖部扪及舒张期震颤 ,心界扩大 ,心前区闻及双期杂音 ,肺动脉第 2心音亢强 ,有分裂。胸部X线正、侧位片示 :心影呈球状增大 ,可见明显双房影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8例病人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7例为主动脉瓣下隔膜切除,1例合并左室流出道狭窄,同时行肥厚肌肉切除。4例动脉导管未闭经肺动脉缝闭导管。2例室间隔缺损经右心房直接缝合。结果手术顺利。术后心前区杂音基本消失,症状明显改善出院。随访4~24月,疗效满意。结论主动脉瓣下狭窄的病理解剖变异性大,应按不同类型的病理解剖特征选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