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3与IL-12对NK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或磁珠纯化NK细胞,不刺激或用IL-23或IL-12刺激,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检测NK细胞产生IFN-γ的情况;以K562或Jurkat细胞作为靶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的杀伤功能并分析NK细胞在不同的刺激条件下杀伤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及pSTAT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未刺激组相比,IL-23和IL-12均可以诱导NK细胞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产生IFN-γ;但IL-12而非IL-23可以增强NK细胞对靶细胞K562或Jurkat细胞的杀伤功能。进一步研究表明,IL-12而非IL-23可以诱导杀伤相关分子TRAIL及CD107a/b的表达。此外,IL-12诱导NK细胞表达更高水平的pSTAT4,而IL-23诱导NK细胞表达更高水平的pSTAT3。结论与IL-12相比,IL-23亦可以诱导NK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但不能增强NK细胞的杀伤功能,IL-23不能诱导杀伤相关分子TRAIL及CD107a/b的表达,IL-23可以诱导低水平的pSTAT4但高水平的pSTAT3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和血小板相关抗体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临床诊断为ITP患儿98例和健康儿童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和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PAIgA),同时比对24例患儿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情况,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ROC曲线分析其与血小板数量的相关性和对ITP的诊断效能。结果 ITP患儿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PAIgA阳性百分率均高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TP患儿治疗后血小板相关抗体相比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亚群中CD16+CD56+NK细胞比例低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9+B细胞、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