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低频低强度超声辐照联合氢醌乳膏治疗SD大鼠黄褐斑病灶的疗效,有望为临床治疗黄褐斑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建模成功的18只SD大鼠黄褐斑模型随机分对照组、氢醌组及低强度超声辐照联合氢醌组(以下简称联合组),每组各6只。氢醌组脱毛后均匀涂上氢醌乳膏轻揉至吸收;联合组在氢醌组治疗基础上,同时采用声强0.32 W/cm2、频率为42 k Hz的超声辐照12 min;对照组则保持皮肤暴露,不做任何处理。连续治疗14 d后,观察各组SD大鼠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各生理指标及斑块变化趋势;比较各组治疗后血清、肝脏、皮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光镜下观察各组治疗后黑素颗粒的变化。结果 18只SD大鼠黄褐斑模型均成功建模,各组实验大鼠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各项生理指标无明显变化。联合组斑块面积减少,颜色变浅;氢醌组变化略小。联合组及氢醌组治疗后SOD活力均较对照组上升,MDA含量均较对照组下降;且联合组变化更为显著,与氢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氢醌组治疗后皮肤组织病理图均可见黑色颗粒减少,其中联合组黑色素颗粒呈散在分布;氢醌组黑色素颗粒呈线性分布。结论低频低强度超声辐照联合氢醌乳膏对SD大鼠黄褐斑病灶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用氢醌乳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分析黄体酮注射液和紫外线照射两种方法建立SD大鼠黄褐斑模型.方法 分别采用高低剂量的黄体酮药物注射和紫外线辐照建立黄褐斑大鼠模型.观察斑块面积及光镜下观察皮肤切片,检测与黄褐斑黑色素沉积密切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肉眼观察高剂量黄体酮组大鼠的背部皮肤可见显著色素沉积,低剂量黄体酮组可见散在色素沉积;紫外线组均可见明显色素沉积.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黄体酮组大鼠MDA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低剂量黄体酮组大鼠血清与皮肤组织中的SOD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紫外线组大鼠血清和皮肤组织中的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低剂量组紫外线的大鼠皮肤组织中的SOD水平降低(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可见建模组黑色素颗粒成团堆积成黑色小体,黄体酮组堆积杂乱分布,其中高、低剂量组间有明显区别;紫外线组成线性密集排列,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黄体酮注射液和紫外线照射均能成功建立SD大鼠黄褐斑模型,紫外线照射建模效果和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